一、 黄羊川煤炭的分布储藏调查
黄羊川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东延支脉乌鞘岭,是青藏、蒙古、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东接横梁乡、南依天祝县、西连十八里铺、定宁乡、北邻岘子乡和井泉乡。海拔1550米至3460米之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总面积约175.2平方公里。因地理优势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如金、铁、铜、煤炭、石灰石、石膏、陶瓷土、粘土等,其中煤炭的储藏量仅次于石灰石,是一大资源优势,仅分布于段家圈、大泉水、古山墩、王家沟、小南冲、圈湾、条子沟等地。已探明煤炭储藏量5183万吨,如附近磨石沟等地,估计远景储量约在1亿吨以上,其品种有焦煤、烟煤、贫煤、无烟煤。其特点是多为煤层群,平均厚度在0.8米至10.61米之间,矿产储量小,区域分布均匀,储藏较浅,煤层薄厚不稳定,但是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二、黄羊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况调查
在黄羊川境内煤炭资源的分布虽为丰富,但当地经济的薄弱使虽有资源而不能充分开发利用。 就拿小南冲矿区来说,虽然历史较长,清代就有“藏民”挖井开采。1956年个体采煤户组成小南冲煤业社。1958年县营小南冲煤矿成立,1962年停办。1965年6月黄羊川公社再次筹资6.9万元,新建成主巷井一个,设计年开采量一万吨。到了1974年正式投产,已达到职工41人,年产原煤0.56万吨。1976年以后,附近的各大队先后办起了许多煤窑,开采量约有一万吨。1978年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当,连年亏损,社队煤矿纷纷停产。1988年县“两西”建设指挥部和社业局又一次投资10万元扶持该矿建设。1987年该矿区共有矿井10处,其中乡办两处,村办一处,个体兴办7处,总年产量为1.5万吨。1990年小南冲煤矿有固定资产3.8万元,年产量1.3万吨,利税0.29万元.但后来又因管理不善,迫使主矿井停产,煤矿倒闭。现只有当地农民自己开采,煤井横断面积大小不等,大则2米至3米,小则仅容一人爬行,井壁由天然而成或用木料加顶十分简陋,掘几百米至煤层后由人工开采,肩背而上。由于采掘难度大,回采率低,产煤量少。大部分应采煤者家庭使用,很少出售。
三、煤炭的开发及利用
煤炭资源的优势,自然使当地政府感到欣慰。但再多的煤炭不被开采利用,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如果当地矿产管理局与政府再次大规模的扩建该矿区,不仅能增加地方税收,也能造福一方百姓。扩建该矿区,首先得购进一系列的采煤设备,采用先进技术,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采煤队伍。
其次,可开设主巷井,扩大巷道,运用回采技术,提高采煤效率。这样产量大增,不仅可供应当地居民所需,而且还可以外运。 第三、利用廉价的煤炭资源,可用当地优质石灰石烧制石灰,为广大城乡居民供应建筑材料。
四、煤炭资源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煤炭产业发展了,与煤炭有关的产业也会相应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服装行业等,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热情欢迎海内外朋友来共同开发煤炭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