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神杞杞人杞事枸杞美食杞文共赏网站历程 杞坛客厅

季婷采访经历

大家好!我是季婷,这是我的采访经历呦!

10月10日

采访感受

汽车行驶在要去的路上,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奇妙感,我虽然也摘过枸杞,不过那规模很小,只有几亩,我很想去看看那万亩枸杞园的宏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到了目的地,我们先走进了农户的家里,采访枸杞种植大户。一进大门,满院枸杞,红彤彤的,一些奇妙的问题涌上心头,经过对农户叔叔的采访,我了解了许多关于枸杞的知识。

     (一)砍伐的主要原因;

     (二)我们还知道了枸杞的品种;

     (三)我们了解了枸杞的种植;

     (四)我们知道了枸杞的处理过程;

     (五)我们简单了解了枸杞的销售。

    

采访感言

听了农民叔叔的介绍,我发现种枸杞也是件蛮辛苦的事,但枸杞这么宝贵的植物被砍伐,真是不可思议,如果多建些深加工厂,多调配人手来给每位社员,那枸杞一定会保质保量,这样农民伯伯们就不会再砍伐了。

采访枸杞合作社

我们还去了枸杞合作社。理事长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又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知识。原来合作社的作用很大,它是种植户与购买商之间的一个合作平台,为农民和销售商之间形成了一条龙服务,让每一个社员与购买商都有一份责任,这个合作社对农民的帮助是可以建立在社员的基础上,在生产前为社员提供肥料,在生产中期为社员提供劳力,以减少枸杞的霉烂,在生产后帮助社员销售,这样就减少了小商小客对农民的压价,让农民的利益最大化。

理事长闫叔叔给我们介绍了枸杞的运行过程。闫叔叔边给我们介绍,我们边观察,这个过程真得是很麻烦。

我们问闫叔叔,每年采摘枸杞的时候,农民都在收粮食,哪有人采摘呀?闫叔叔说,这可是我们的老大难问题,目前到了夏季枸杞旺期,政府会帮助我们枸杞合作社与西吉、海原、固原劳动就业局联系,调配劳动力,将调来的劳动力分给社员,入社的农户优先。但是西吉、海原、固原这三个地方要是遇上风调雨顺的时候,他们也要收粮食,就没有人来了,除非他们遇上干旱。

闫叔叔还告诉我们:供果的包装斤两也是不一样的,主要分有220粒一两、250粒一两,280粒一两,平均售价每250克25元。

最后理事长闫叔叔还谈了他们的理想,他们想再扩大场地规模,扩建厂房,进行深加工,现在只是粗加工,要有深加工,但是资金有限,现在就是在申请投资商,如果有了投资商,这个梦想便会实现。现在政府正在跟上海的客户商洽谈,应该是问题不大。

 小记:

枸杞是一种营养丰富,作用十分大的植物,但就是没人知道,也没有条件将这枸杞发展下去,我们呼吁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大客商,枸杞是块宝,我们宁夏是最合适种植的地区,如果这么大的资源能够很好地利用,对我们宁夏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对投资者也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一块大肥肉放在这,难道不眼馋吗?

我们参加的是网博会,可是由于老师们太忙了,没来得及整理好网站,就已经过期了,我们都非常遗憾,也非常失望。没想到今年又有机会参加了,我们欣喜万千,老师告诉我们,有了去年的基础,相信大家都已经学会了采访,也具备了能力,你们根据我们去年遗漏的内容,给自己定个目标,定期去采访,人员你们可以自由组合,然后整理好资料。

老师给我们定了任务,我们也都很认真,很踏实地做了,下面是我们今年又去采访的记录:

采访时间:7月

这是我第二次出去采访,这次我的采访主要是对枸杞的建园,苗木的栽植,幼苗期管理技术,成龄期的管理技术和田园管理进行了解,这次我们是到一位具有多年经验的老农家中进行采访,这次是我独自去采访,这也是考验我的时候,没有老师带领,我相信我会完成任务。

我来到这位老农伯伯家,向他说明了来由,他非常高兴,还夸我真懂事,他的孩子也像这样就好了,他给我讲了很多知识,他很耐心地等我做记录,最后还给我了一些相关资料,以便我查阅。我了解到了栽种与幼苗管理方面的知识。

采访感言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采访很成功,人小时候有小时候的教育法,长大有长大的教育方法,枸杞也一样,上次我们调查了幼龄期枸杞的管理方式,这次我又深入农户田中,亲身体验了许多。让农民伯伯从田里的枸杞树身上做了全面讲解。看着这么好,这么有营养价值的枸杞埋没在宁夏,我真是于心不忍,世界各地的朋友、同胞们,宁夏的枸杞粒大,营养价值高,用途又广,是养身、保健的好东西,还等什么,快来宁夏看一看,你就会知道,我们宁夏人以枸杞之乡而称是无可非意的。

这次独自采访给了我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做事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大大方方,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点差,这次自我考验了一次,让我迈出了新的一步,原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多锻炼,一定会进步的,我认为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从各方面获取知识,全面发展,我期待着下一次采访的到来。

 

我的第三次采访

又过了一个月,我们又进行了采访,这次是周丽荣老师一个人带队的,学生有我跟史婷,我们的采访时间是8月,采访的内容是成年期管理技术——田园管理。

成龄期的枸杞树正在为农民伯伯们挂金果,他们的努力换来了农民伯伯们欢心的笑容,可对于成龄期,管理技术我还不是很了解。一位种植成龄树的名叫王新志的农民叔叔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王叔叔告诉我们,成龄期的枸杞树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去管理,比如:1、修剪2、施肥3、田园管理。他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三方面的知识。

 

采访感言

枸杞是我们宁夏的五宝,大家可能只见过成品的枸杞,那枸杞是如何栽植,成长,以及管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但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了很多,原来种枸杞也要讲究学问,我还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可是时间不饶我,我今年已经升入九年级了,马上接近毕业了,没有了自由的时间,整天围绕着课本转,很遗憾,我还想继续采访的心愿未了,可是我们的网页大赛也接近尾声了,我只能就此罢手,等待着下一次机会了。

前两天我听有人议论,我们第一次去采访的合作社闫叔叔,因为政府跟上海方面洽谈好了要收购我们这边的枸杞,闫叔叔加大了收购力度,把自己的存款都投上不说,还从银行贷了130万,亲戚家借了几万,还借了十几万的高利贷,全部用来收购枸杞。一方面因为物价上涨,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故,收购枸杞的价格一下比去年涨了许多,今年涨到9—12元一斤,收购的价格太高了,上海方面说是不能接受,这样一来,把闫叔叔给栽进去了,追款的人天天不断,闫叔叔迫于无奈,离家出走了。这一走,可是麻烦了,有许多家庭因借给他钱而不能即时归还陷入困境,他自已的家庭也陷入了危机。

下面是我摘枸杞的心得,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提起枸杞,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这是我们宁夏五宝之一,名声远扬国内外,枸杞制造出的营养品,枸杞红酒等一些用枸杞做出的东西都很出名,我们宁夏人为有这“红宝”而骄傲,生在农村的我自然对枸杞很熟,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印象中我们就有了枸杞,而且我从那时就开始摘枸杞了,一直到现在每到暑假,我还经常出去摘枸杞。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便和小伙伴早早起来去摘枸杞,那时是为了挣点零花钱,去买好吃的,现在每到暑假,我们便出去挣学费,说起摘枸杞,这也是一件比较苦的事,起早贪黑的,与太阳比早,与月亮比晚,我们农村人说摘枸杞重在“熬”,这“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早上早点去,每次都在太阳没升起时,5点多或6点去田里,然后中午迟回点家,这样才会有成果,如果晚出早归那也是徒劳无功,不过摘枸杞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反应灵敏度,生活中做事麻利,反应敏捷的人摘枸杞肯定快,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枸杞照的她们眼花,遇到枸杞稠密处,眼前冒金花,不知从何下手,种枸杞的家里人经常摘,一见枸杞脸都变色了,我摘枸杞不算太快,但有时也会不知所措,但摘枸杞的好处可是很多咧。第一,让我们的假期不闲过,不去浪费时间;其二,摘枸杞可以挣来钱,一些孩子暑假摘上二十几天,不仅能挣够学费,而且可以挣些买文具,买衣服的零花钱。当拿着自己挣来的钱时,我们才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太阳晒黑了他们的皮肤,风儿刮乱了他们的头发,手上的茧子一层一层,粗糙的像砂布,而我们花父母钱时,却是大把大把的。哎,同学们,当你花钱时,你是否想过那是父母的血汗钱呢?这次摘枸杞让我明白了钱是来之不易的;其三,就是帮助种枸杞的叔叔阿姨,如果我们不去摘枸杞,不是全坏在田里了吗?摘枸杞有苦有乐,但乐大于苦,每次头顶烈日摘枸杞时,我就想我们长大不能像父辈这样一辈子做个修地球的,每天除了那三道田梗,还是那三道田梗,我要好好学习,走出贫困,不再走父辈们走过的路,也就这样,每当我放松学习时,我就会想起那烈日炎炎的苦,心里自然就鼓足了劲。

是枸杞造福了我们家乡的人民,是它让家乡人民踏上了致富之路,我们为这“红宝”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