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首页| 千乡万才计划| 新闻中心| 会员学校| 在线视频
频道首页   民风民俗   地方特产   田园旅游   招商引资
传统节日
·五月十三
  ·春 节
 
本地民俗
·特色的社火队
  ·铁芯子
  ·凉州乡村婚俗
  ·宝卷 ·狮子舞
  ·民歌
  ·灯节
历史文化
·凉州孝贤
  ·地方方言土语
看 今 朝
 
   
   

民风民俗

狮 子 舞

狮 子 舞

  狮子舞在古凉州很早就盛行了,到唐代流传到长安,成为宫廷乐舞中不可缺少的节目。当时,不论是宫廷宴会,迎送使节,还是庆功祝捷等仪式中,都以“西凉伎”表演的狮子舞为主要节目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以同名长诗《西凉伎》予以描写和赞美,白诗云:“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从这段精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西凉伎表演的狮子舞那种光彩夺目、欢跃腾飞的形象,那绚丽多姿、镀金贴银的化妆,还有那迅疾万里、扑天掀地的气势,和当今在武威乃至全国民间流行的舞狮子是非常相似的。

  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一般的闹法是二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俗称太狮;一人扮一头小狮,俗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到目前为止,武威民间有些地方武士的化妆仍是“胡人”装扮,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翻腾跌扑,以诱引狮子起舞。耍绣球的武士和扮演狮子的人,都要有健壮的体魄、精湛的武功和熟练准确的谐调配合,才能得心应手,表演自如。狮子表演前和表演过程中,都要放鞭炮为狮子助威。劈哩啪啦一阵鞭炮响过,烟雾腾腾中狮子随着锣鼓点的轻、重、快、慢,忽而翘首仰视,忽而低头回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忽而又与少狮追逐奔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甚至还能模仿狮子的许多动作,如甜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维妙维肖,十分逼真。’另有一种耍法,即两头大狮子一公一母,公为金毛狮子,母为绿毛狮子,各率两头小狮子表演。表演程式基本与上相同,但最有趣的是表演到最后的高潮阶段,母狮有一场“产仔”表演。“产仔”前母狮有各种“产前征兆”表演,如直立、翻滚、摇头、摆尾、,动睛、抖毛等动作,紧接着俯卧在地,浑身抖动,引狮人将绣球摆于母狮头前,放炮人手提鞭炮,点燃后绕狮身飞走一周。此时表演场内鼓声更急、鞭炮齐鸣,只见母狮在索索抖动中渐渐站起,抬腿前行。。一抬腿;一只活泼的小狮便从胯下滚将出来,欢跃奔腾,四蹄乱动,,脖子上一串金灿灿的小铃铛哗朗朗作响。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一连可以产下五六只小狮子。母狮产后欢悦异常,与众小狮摆弄嬉戏,亲热非凡;观看的人欢呼雀跃,人狮相亲,心灵沟通,忘乎所以,共享天伦之乐。

  凉州的狮子舞还有一种十分惊险绝妙的闹法,即高台狮子。旧日闹高台狮子一般都在正月,城市里由商会出面组织,农村由社火会或自系组织。表演前先用特制的长条木凳搭起一座约l0米高的方塔,为了保持稳定,凳脚都垫着厚厚的一层麻纸。表演开始,先由舞狮人手执绣球,在塔下空场中翻一串跟头耍几样拳脚,然后引出狮子。锣鼓鞭炮声中,舞狮人攀塔而上,边攀边舞,以各种动作逗引狮子。狮子昂首纵身,在绣球引导下登木塔,拾级而上,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尤其在攀上塔顶之后,更有一番高难度的精彩表演。表演过后舞狮人翻下塔顶,狮子口衔木凳,逐层拆卸而下,下边有人手接木凳,犹如耍杂技一般,十分惊险好看。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高台狮子,近几年来已经见不到了。

(资料来源:凉州区金沙中学提供)


无标题文档

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