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研究报告]        [专题简报]               回首页   

感人故事

打工妹走进面食人家

吕冬智

  我有一个来自远方的表姑,家在陕北的山区中,从小就没有了爹娘,在姐姐家中长大,因为经济特别困难,在山里女孩子没有机会上学,现在十八岁了。有一天,她姐姐打来电话,让我爸爸为她找一份活干,爸爸说让她来了再说,于是她就来了,由于没文化,见识也少,她站在我们面前说话时总是躲躲闪闪的,言辞稚嫩。爸爸想:“一个女孩子没文化,只有到小餐馆洗洗碗、捡捡菜。”在别人的介绍下她在一家面馆落下了脚 ,面馆的生意很红火。由于她胆小,对这里的风俗习惯也不了解,就连基本的和面都和不好,(因为山区一年吃不上几顿面,平时就吃一些土豆、黄米稀饭等。)到我们这,一切都是陌生的,再加上对我们这儿的活摸不清,老板娘说一下干一下,不然就站在那儿不动。老板娘整天骂个不停,嫌她没有眼色,雇了一个不顶事的伙计。

  有一天她给客人端饭,不小心滑倒在地,饭撒了,碗打了。老板当着客人的面骂了她一顿,还让她卷着铺盖走人,就这样,她被老板炒了。

  表姑来到我们家,什么也不说,哭个不停,还说她不在这干了,因为她什么也不会干。爸爸、妈妈不停的劝说。让她呆在这儿,再找一家饭馆试拭,不断的锻炼自己。

  没过多久亲戚又给找了一家小饭馆,并且把她的情况告诉了老板,要求老板给她一个锻炼的机会,老板说锻炼可以但钱怎么算,表姑没有言语,妈妈说先让她适应适应,钱看着给吧。这家的老板娘还算宽宏大量,想着表姑没爹没妈,女孩子出门也不容易,再加上表姑的年龄和她的女儿差不多大,对她也有同情心,看着表姑人老实,干活踏实,就耐心的指点怎么做面食,表姑也很好学,大半年过去,她学会了怎么招待客人,怎么做面,怎么为人处事。第一年,老板给她的工资是120元,一年后,爸爸对老板娘说她现在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是老板娘的好帮手,希望给表姑涨点工资,老板娘同意了给表姑的工资涨到200元。

  第三年的一天,表姑突然对爸爸说:“我把老板炒了。”爸爸问原因,她说,我要求老板涨工资,可她不同意,还批评了我,刚来时是他们收留了我,教会了本事,竟敢向他们提条件。表姑与老板讲起了道理,说她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才休息,做面的手艺也不错,老板不在的时候,她还做主当家。听了表姑的这番话,我心想表姑的变化可真大。看来表姑真的是长大了。

  没过几天,表姑又在一家大的餐馆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可挣到六百元呢!


面人家的故事——客人与我

闫月琴

  我们刚到这儿摆地摊的时候,真的很难。尤其是客人与我们。

  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常与顾客发生矛盾。有一次,就因为一个桌上的两位客人要了两盘炒疙瘩,妈妈做好了,我给往上端,由于没有盯清楚桌上的客人,送给了另外的客人。他们看到来迟的客人都吃上了,而自己还没有吃,就冲着我发火。我给解释他们还不听,我的火上来了,对他们大声地说:“不吃就算了。”哪知,这下可闯大祸了,他们更凶了。又摔碟子又砸碗。吓的吃饭的人全走了,

  妈妈看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忙过来赔不是。我站在旁边看着她不停说着让客人原谅的话,眼泪从她的眼睛流出来。

  我站在那里心里很难受,妈妈不仅要支撑这个家,而且还要承受爸爸刚去世而带来的巨大悲痛,她竟然能如此对待顾客。我的心震撼了。


面食人家的智慧

闫月琴

  我们在走访“小乔面食”的夜市摊点时,师傅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永远都会记得。

  他告诉我们,他最难忘的是刚在夜市上摆摊点的时候,没有人管理也没有制度,人们每次都为了抢好地方,常常打架骂架,真是太害怕了,有时会被打得住进医院。

  有一次,他的摊点快搭起来了,有一家过来不由分说就给他拆了,他也很气恼,也想跟他们打架,妈妈也在和他们吵,但他们人多,他想不管是打还是骂,他家今天肯定都是败下阵来。他急中生智,急忙说:“大叔,您先别吵了,我来说两句。我们都是为了生活才来着摆摊子,都想占个好地方多挣些钱,但我们应该轮流排好地方,不应该天天争呀抢呀!时间长了肯定要出事情,我们不能自己看自己的笑话。”大叔一听我说的在理,忙说:“我同意你的想法。我立即组织所有在这摆摊子人家开会,让我们高高兴兴的挣钱。”

  “从这次会议以后我们这再不会为摆摊子而发生争吵或打架的事情,这里变得井井有序,一改往日的紧张局面,人们还互相关心。”

  当我听完这件事情,我对他们真有种说不出的敬意。他们能够靠自己力量建立秩序,把无序竞争变成有序经营。


一碗烩刀削面与心安

闫月琴

  离我家不远,有个小面馆,这里是一些民工常去的地方,也是那的生意很红火。

  有一天还不到12点钟我就来这吃面,我做在凳子上喝着面汤,等待着。这时一个穿着整齐的中年人走进来,做饭的大婶忙问:来碗什么面?大兄弟。那知他说:“我今天不是来吃面的,我是从陕西专程来给您清帐的。”大婶又用目光审视着这个中年人。她摇了摇头。

  他还是不走,站在那说:“大婶你好好想想,我两年前在这吃了一大碗烩刀削面,我当时没有带钱。我说:我第二天给你送来,但我第二天来了,你好象没有那回事。我当时想,忘了就算了,我就没有给您那3块5毛钱。”

  大婶还是半信半疑,坚持不收他的钱。

  他几乎带着央求的口气:“您收下吧,我不会骗你,我那时在这打工,有时来这吃饭,但从那次后,我再没有来这吃过饭,但我的心里这两年多来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很不安。人要守信用啊,这是做人的本分。本来这件事我一直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可现在跟你说了,反倒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格的力量。


快乐的本源

闫月琴

  我每次去那个面馆吃面走的时候,老板都会问:“吃好了吗?”

  我如果说:“不错。”她会开心的笑笑。

  有那么几次我放下手中的筷子,准备起身走的时候,她走过来要问,但看到一碗饭我才吃了少许,她那句“吃好了吗?”到了嘴边,却终究没有说出来。脸上带着问号,没有一丝微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她渐渐的熟悉了,我自然要问:我饭也吃了,钱也付了,你为什么看到我没有吃完你的饭就没有笑脸?

  她说,我是做饭的,这是我的工作。

  真理并不遥远,哲人就在我们身边。工作本身就是美丽的,就是快乐的;生活本身也应该是美丽的,快乐的。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由“宁夏面食访谈组”提供


E-mail:candy_yuan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