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经济的未来>第四章 地球村里的中国经济
第四章 地球村里的中国经济

  
  前面我们从中国大陆城市和农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今后如何发展,还有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加以认真考虑,那就是世界经济这个大环境。任何国家和地区相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都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世界经济这个大环境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我们只有掌握了整体和局部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才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到"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地。在有人类生存活动的地方,经济活动就无所不在。无论地处多么偏远的地区,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对此,我们从身边的变化中就能够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他们彼此之间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古人所期望的"天涯若比邻"就是我们今天真实生活的写照。"地球村"概念已经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网络技术的使用,为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陌生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过去,无法见面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是今天,通过网络连接,任何地方都也可以很方便地取得联系,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发展为朋友或事业上的合作者。借此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崭新世界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要传播到世界各地,大概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当初美国总统林肯被刺的消息,经过12天才传到英国首都伦敦。而美国"9.11"事件,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就传遍了世界。今天,一个发明、一个伟大设想可以在一夜之间影响整个世界。这种情形使得我们与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日俱增。

  全球化浪潮已经遍布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你是认同它还是反对它,这个趋势都不会改变。这已经不是你愿不愿意参加的问题,而是如何参加、如何才能更好地参加的问题。

  自从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人力和畜力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机器化大生产,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经过30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而计算机的发明到如今虽然才几十年的时间,却显示出了它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巨大能量,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人们又将面临着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就创造了其它国家要用10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成就的经验,我们乐观地估计,中国的经济仍将持续增长,并有可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虽然,目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大,约为3%左右,但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这股正在茁壮成长的力量是谁也不敢小觑的。也正是因为人们都看好中国,才会踊跃到中国来投资。2002年12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资本之年"论坛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首次对外宣称说:"中国将有望成为2002年全球吸收外资最大的国家,并预计今年吸收外资金额将突破500亿美元。"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年预计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从而跨上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台阶。

  中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增长,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一章里,我们将探讨一下地球村里的中国正在做的事务以及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一.中国将会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在地理位置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中部其次,西部地区又次之。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样一个经济梯队形式。东部地区有大量的加工出口型生产企业,有非常便利的出口基地,有条件设施优良的港口、机场和交通枢纽。中部和西部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西部地区还有广阔的土地和自然资源。

  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是由许多因素相互作用发展的结果。相对于其它国家和地区而言,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人工费用低廉,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的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条件状况良好,能为企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材料供应提供保证;政通人和,国家政治局势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从稳定和安全这一角度来说,就增加了许多投资者的心理砝码。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投资者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机会,而目前只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以上这些因素使成了中国成为投资者的首选之地。大量投资的到来,不仅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今天,世界经济却陷入了萎缩和衰退的阶段,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经济都显得异常惨淡,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中国经济成为了全球唯一的亮点。在世界性资本大量存在又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中国成为投资者的乐园。各国企业纷纷把总部、研发等重要机构迁往中国,甚至把加工生产厂的整套设备都搬迁到中国来,利用中国便宜的人力成本和资源,生产自己品牌的产品。我们环顾四周就会发现,我们手边的许多用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等,可能就标注quot;Made In China"。中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各个外国企业的重要加工基地。

  在成为各个外国企业加工厂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培植自己的民族工业。其中最具代表特色的白色家电产业就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发展起来的。从改革开放伊始,这些白色家电生产企业从白手起家,经历了自己探索设计,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合资合作办企业,最终走上自己独立发展道路的过程。这个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最后发展成为在全世界的生产量排名第一的中国民族产业。所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包括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等已经远销许多国家,成为在其它国家都非常畅销的产品。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做大做强,有的更是走出国门,在国外设立办事处和生产厂,走出了跨国发展的道路。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又相对低廉等原因,制造出的产品不仅品质良好,销售价格又非常便宜,从而打开了国际市场。从家用电器、生活日常用品、纺织品,到VCD、DVD播放机等电子类产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中国生产出来后,被运送到世界各地。过去,拥有日本的家用电器曾经是我们每个家庭的梦想,日本的家用电器设计美观、实用、品质好,成为每个家庭购买的首选。但是现在,中国生产的很多商品已经打入美国和日本的市场,表明我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些国家的产品。我常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市场里选购商品,作为带给家人和朋友的礼物,后来我经常有趣地发现,原来很多这样的产品都标着"Made In China"。
中国经济水平提高了,与之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在各方面条件日臻完善的情况下,中国成quot;加工基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但在中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有许多问题也伴随而来,并且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1、 失业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人们本来怀着美好的理想,希望经济全球化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人们希望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打破地域疆界的局限,合理配置和利用全球的资源,协作分工,平等发展。都拿出自己最好的产品提供给其它国家和地区,再用其它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弥补自己的不足,谋求共同发展,提高互补效益。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实际情况是,经济全球化是由企业家和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运作所推动的。企业家不是政治家,企业家首先要对自己的企业负责,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家的切身利益,所以企业家所考虑的仍然是以企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为前提。而资本的实质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因此,凡是能够产生利润的地区,就是资本进入的地区;凡是能够产生利润的产品,就是资本投入的产品。不能产生效益和收获的地区或产品,通常都不会受到重视。基于这方面的考量,经济全球化在给人们带来了日益丰富且便宜商品的同时,必然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和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quot;双刃剑",我们应当对此有全面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又是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水平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到计算机的诞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在不断跨上一个个更新的台阶。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改善,但各种社会问题也纷纷出现。失业就是令各国政府都为之头疼的一件大事。
虽然我们都知道,有就业就有失业,经济有快速发展的时期,就必然会有衰退的时期,这就好quot;天要下雨"的道理一样自然朴实。但等到真碰上失业的时候,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考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的生产方式,工厂里的大批工人失去了就业机会,成为科技进步的牺牲品。但是,工业社会同时也创造了无数的工业技术岗位。汽车工业就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岗位,比如生产汽车的工人,驾驶汽车的司机等;而制造马车的工匠和驾驶马车的人却因此失去了工作。在工业社会,那些掌握了操作技术的人,成为了工业时代的幸运儿;而那些还紧抱着"牛耕田马拉车"观念而不知改变的人,只能面对着被社会所淘汰的命运。

  今天,我们再次经历了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场革命。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已经来临,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能够做到工厂里看不到一个工人的水平,用机器代替人类劳动已经成为可能。而且智能型机器人的研制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最终把人从繁重和危险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将在更多的行业和工作岗位上变成现实。细想起来,这绝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好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对于在这样的行业和工厂工作的工人来说,失业就将是他们今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机器化大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与之相反的是,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却是越来越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对其它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60年代初开始,在亚洲地区从事加工生产性工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加上亚洲四小龙。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从事加工生产工作的人口总数加起来约有不到2亿人。在这些地区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工厂,生产许多产品,供应给北美及西欧约六亿多人口的发达国家市场。这是日本及四小龙,从1960年到1990年的约30年间,经济崛起的主因。但1990年以后的东亚地区,大都步入了和平的发展时期,又由于通讯技术的普及,人们都醒悟到发展经济是使人民幸福的最好策略。此时经济已发达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由于生產成本高涨,纷纷转移生产基地到邻近的东亚各国,因此,东亚的20亿人口,几乎都摩拳擦掌地准备投入生产的行列,而欧美的市场并没有大幅度地增加,因此造成了相当大的产销不平衡。由于中国也加入到生产加工这一队伍中来,而在中国从事加工性生产工作的成本更低,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就更大,所以这些工作已经大部份转移到中国。相对于以前的2亿人来说,增加了大约10倍左右的人口在做同样的生产性工作。生产人数增加,生产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更大,其结果是产品过剩,供大于求,失业问题也愈益严重。

  最近一个在美国的朋友说,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圣诞礼物都标明是"Made In China"的。全家人就打趣地惊呼:"圣诞节的礼物全都是中国造,我们美国在干什么?"其实,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都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做这种加工出口型的生产特别有利。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要把生产基地搬到中国来。
  但世界上许多人使用的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主要芯片,还都是美国生产的,这些都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更大,所以,美国利用其高知识附加值、高科技水平所赚取的利润要更大更多。当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少数发达国家可以经由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但其它以加工和生产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在就业问题上的竞争就更激烈了。

2、通货紧缩
  研究一个国家或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从这个国家或世界上的通货流通状况来着手。资本必须在流通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更多的价值,钱也必须流动运转起来才能够创造更多的钱。所谓通货,是指流通过程中的货币,藏在家里保险柜中的,或埋在地下的钱,都只能称作是印刷品,钱只有在流通的时候,如消费、投资的时候,才能够显示出其自身的价值,也才能够产生更多的价值。但是投资者要求投资回报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所以,把资金投向何处就成为投资者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

  在世界经济衰退和不景气的时候,任何地方只要经济发展良好,富有前景,就一定会,吸引世界上大部份投资者的目光。在政局稳定、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厚的条件吸引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中国和东亚作为投资的首选之地。这样相对来说,中国及东亚获得了大部分的投资资金,而投资到其它国家的资金就会相对减少,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投资又减少,加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压力,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下降。企业得不到投资,没有充裕的资金用在开发新产品、更新设备以及人员培训等项目上,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甚至出现产品库存量增大、产品积压销售不出去的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可能引起企业倒闭,或企业开工不足,只能裁减员工、消减福利待遇等措施。企业经营不善,又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由于中国和东亚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便宜,所以在许多国家很受欢迎。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到各个国家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生产的各种产品逐渐占领了其它国家的市场。即使在该地区没有中国的产品,在其它许多地方也同样能够买到,带回国内,也就不需要在本国内购买同类商品了。在能够选择到质量相当而价格又便宜的商品后,原来本国生产出来的高价产品就会变成滞销产品,这本身就是市场规律。低价的产品直接冲击着各个国家的市场,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经营不善,员工收入水平下降甚至失业。也直接影响本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人们为了财产安全把钱存到银行,投资者持币观望而不敢投资,最终,就会造成该地区的通货紧缩。

  产生通货紧缩的时候,经济的发展速度会下降;企业倒闭,企业负债率提高;职工下岗失业;虽然商品的价格下降,但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得更快;银行下调利率,希望能够刺激企业投资,刺激人们消费;能源消耗量萎缩,因为企业会停产,人们为了节约开支而不敢消费。一句话,通货紧缩的时候,干什么都不赚钱。 3、投资过剩

  记得有一次到爱尔兰考察投资环境,那是一个美丽而干净的国家。该国投资业务处的代表开车带我们四处参观。我们来到一处环境非常优美的工业区,背后是青翠的高山,周围绿草如茵。车停在一座崭新的、尚未启用的工厂前,但一切设备如照明、空调等都十分完备,而且是最现代化的设计。从厂内的落地窗可看见专用的停车场,面积比厂房还大,连餐厅都明亮得像五星级饭店。陪同的爱尔兰投资处的人员说:"这个工厂要卖250万美元。""250万美元?"我们几乎是惊叫地问,因为在台湾,这样的工厂至少要1000万美元才盖得起来。他回答说:"是的,我们花了1500万美元才盖了这个厂,但因为没有产品可以生产,才准备廉价卖给外国公司。在欧洲有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形。"

  几年前,人们对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前景还非常乐观,世界范围的投资在世界各地相对平均和分散,人们仍然看好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建立工厂和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萎缩和衰退。工业社会已经发展到末期,人类社会已经到了生产过剩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种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形。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成本较高或体制较弱的供应经济体,就会首先出现问题。一个泰国的作业员与一个中国的作业员在生产线上做同样的工作,却领两倍于中国作业员的薪水,在供过于求的世界里,这本身就隐含着危机。这样一来,国外的企业在低廉的产品面前,无法持续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就会出现库存、积压,最后造成企业没有盈利而倒闭。原来创办企业的投资者,在看到企业没有前途的时候,就会把企业低价转卖,把收回的投资存起来,以保证这部份钱的安全。企业经营不下去了,但投资于企业厂房、生产设备的成本是没有办法收回的,这也就出现了我们到爱尔兰考察投资环境时所碰到的情景。花费高额代价修建的厂房,却不得不低价卖出,以换回一部份投资。即使

  这样,能够收回部分投资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地区的投资者就只能"颗粒无收"了。
这些年,在中国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和投资者的眼光都被吸引过中国来。纷纷在中国和东南亚创办企业,开办工厂,生产供应世界所需的各种商品。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投资者还会扩大投资,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在如此的竞争过程中,世界有的地区就产生了投资过剩的现象。

4、 中国将承接世界生产基地的大部份社会成本
全球的投资者都看好中国,都希望把工厂转移到中国来,或在中国重新建立起加工基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看,才能有长远的认识。

  在中国建立加工企业,创办加工基地,都能够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新的观念、技术、管理方法等。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还要承担发展所需的大部份社会成本。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建立任何一个工厂,都要首先征用土地建立厂房,这些建立好厂房的土地就不能再用作别的用途;其次,要预计所消耗的能源,包括水、电、天然气等等;再次,需要招募员工,这些员工需要脱离原来从事的工作,经过培训后,到工厂来上班;最后是将加工生产出的产品,经过长途运输,销往世界各地。

  在这个建立工厂的过程中,社会成本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在其中了。社会成本包括很多内容,如占用的土地,原来作为种植生产用的土地或农业生产用地的地方,建立了工厂厂房后,就不能再用作以前或其它方面的用途。若这个工厂经营得好,那么可以用工厂所得的利润来作为征用土地的补偿;若工厂经营不好,企业遇到经营不善等情况而倒闭,那么这片土地和厂房就要闲置下来,甚至会废弃,得不到有效利用。这里就包含着社会成本。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变成生产线的工人需要经过培训,为此就需要建立培训机构或学校,要由社会来支付培训费用。工人把家安置在工厂周围,就需在此建设居民区,还要建立配套的设施如银行、中小学校、医院等等,这些都属于社会福利的开支。还有建立美发厅、电影院、卡拉OK等娱乐设施的费用,这些费用都属于社会成本的范畴。此外,修建机场、公路等交通设施,设立税务、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铺设电话线、光缆等公共设施,也都包括在社会成本当中。

  那么在中国建立世界加工产业的过程中,中国就要相应地承担起这部份的社会成本。在经济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这些社会成本是隐藏在繁荣现象的背后,不为人们所知所见,可以由经济增长来获得补偿。一旦经济发展遭遇到挫折,发生经济萎缩或衰退的时候,这些社会成本就会像暗礁浮出水面,成为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指路牌。前一段时间,美国有一个小镇在网络上拍卖,过去在这个地区有个铜矿,如今铜矿不再开采,小镇也就没落了。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小镇里的保龄球馆、咖啡店等公用设施还很完好,小镇剩下的居民虽然不多了,但仍念念不忘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当然这种情况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但前车之鉴,可以使我们看到发展经济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让我们思考如何把解决问题的经验变为经济健康成长的推动力。

二、中国经济会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原来,美国和日本都曾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欧盟在美国和日本经济衰退的时候也曾经一度想要成为这个火车头,但由于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很好,所以,成为火车头的这个想法终究没有成为现实。虽然美国、日本和欧洲处在经济萎缩和衰退期,但他们的经济基础和实力仍然非常巨大,在他们摆脱经济衰退后,应仍将再次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中国经济的潜力巨大,虽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世界经济却在整体衰退。就以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远没有达到发展的极限水平,今后继续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巨大。中国政治环境稳定,社会安定,人们对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具有强烈的愿望,对中国发展经济充满信心,这是中国经济得以快速持久发展的有力保证。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03年1月底,存款月末余额为9.81万亿元。通过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高储蓄率的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程度,增长的空间非常大,再加上高储蓄可支持生产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我们还有差距,得以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世界级高科技及其产品。Intel公司发布一个新的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在国内就能够买到。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把在世界上首次推出的汽车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同时推出,说明中国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已经与世界同步。许多世界性的跨国公司把研发部门都搬到中国来,利用中国精英人才的智力发展其科技产品。我们在发展自己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既可以不断地利用高科技知识和产品,又能够不断学习国外的经验,逐渐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一项强大动力。这个差距还被专家学者称为"后发优势"。

  在彼消此长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甚至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时期,虽然我们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展成为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比肩的世界经济支柱。

三、亚盟(AU,Asian-Union)的促进者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之路。在世界范围内,区域性贸易协定就有100多个。这些协定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内部贸易的发展。在这些贸易组织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独联体、石油输出国组织、东盟等。

  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关心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是整体和局部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国也同样积极参与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理位置独特,陆海空交通条件便利,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重心。同时,亚太地区也是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1994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引进国,在2003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外资引进国,在投资到中国来的所有外资中,有90%来自于亚太地区。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其成员数不到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1/10,成员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5%,贸易额占46%,其经济实力已经占世界经济的一半,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自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迄今已参加了8届部长级会议,还派团出席了该组织其它专业部长会议,国家领导人还应邀出席了各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提出了发展亚太地区区域经济的建议和措施,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东盟是亚洲地区的另一个地区性合作组织,目的是为了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协作。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临近,发展经贸合作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中国和东盟各国双方政治关系友好,为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对各自的产品互有需求,经济互补性很强。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港召开的第五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领导人决定在未来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人口、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个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进程。
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往来和合作。为了实现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积极与亚洲地区国家合作,在中国的促进下,亚洲联盟将成为可能。

四、工业社会的终结者

  工业革命首先在欧洲的英国开始,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发展的顺序是从欧洲、北美、日本、亚洲四小龙,最后转移到中国地区。
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过程。如今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转变。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商品生产过剩的时代。环顾我们身边的日常用品,如果你还能发现哪一种商品既稀有、又被大家所喜爱,那么请你稍微等待一段时间,这种商品会马上充斥在你的左右,不仅有各种型号花色可供挑选,就连价格最终也会让你非常满意。
人类已经远离了商品匮乏的时代。因为工业社会就是以机器化大生产为特色的,既然是机器化大生产,生产出来的必然是完全一样的产品。虽然有各种型号的电视机,但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视机,每天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就有几百、上千台,每年就能生产出几十万台。这就是工业社会的特色。

  工业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接近到了极限,到了尽头。虽然人类社会的生产性工作仍然会继续下去,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会变得千差万别,会变得非常个性化,人们的要求都不相同,人们不再需要完全相同的产品,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生产出来的、独特的产品。过去,在商品短缺时期,人们不得不接受工厂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同一种产品,但在如今,人们已经有能力根据不同的要求生产不同的产品。工业社会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就会到此终结。

  今天,"知识"而不是"商品"生产已经变成了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将围绕着"知识"进行,人们的头脑和目光不会再局限在商品生产上。人类社会将变成以知识经济为主,工业社会的发展将屈居次要地位,从而标志着工业社会发展的终结,和一个新型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开始。

五、电子商务,后发先至

  电子商务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盛行起来的。前几年,在科技公司的股票纷纷上市的时候,大家都在炒电子商务概念。但那个时候所谓的电子商务其实只有电子,没有商务。在股票市场上造成了很大的泡沫。一旦泡沫破灭,造成股票市场崩溃,连带着许多网络公司纷纷破产倒闭。同时使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
电子商务是人类社会经济由传统的商业营销模式向电子化方向发展的一个趋势,传统商务在一段时期内,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内,还会长期存在。但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却正在逐渐展现出来。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在商业设施不够发达的地区,电子商务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更是传统商务所无法想像和比拟的。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必将大放异彩。

  在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所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完善。在这些地区,商业设施林立,购物广场鳞次栉比,人们生活在其间,会感受到最大的购物消费乐趣。方便、快捷、舒适、品种齐全等等条件,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了这样条件设施优良的传统商务环境,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就在减少。

  但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贫困落后地区,发展这样的传统商务,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条件。在许多贫困地区,村民们都居住在相对分散的自然村落中,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设起这样规模的传统商务形式。传统商务在这些地区的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

  而在这些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就成了这些贫困落后地区的首选。在任何有人生活的地区,消费都是一项基本的生活行为,除了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外,我们在任何地方生活,都需要商品交换,都需要消费。而商务是辅助人们进行消费的必要措施。虽然没有条件建立大型的传统商务购物环境,但消费的行为和愿望依然存在,消费品依然是必需的,那么电子商务正是发挥作用最好的办法。

  一方面是贫困地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并且希望电子商务更快、更优质地发展;而另一方面是发达地区消极对待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之不多,无它不少。然而,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地区,必将后发而先至,并且电子商务还会将该地区的经济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这也是"后发优势"的一例明证。
电子商务,我们都将它视为传统商务的电子化,仅仅是在"网"上购物而已。这种观念是城市人,或者说是发达地区人们的偏见。这种偏见局限了人们的头脑和观念,忽视了在贫困地区发展商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电子商务在贫困地区,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网"上购物而已。它首先必须要有网上购物的必要手段,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其次,要有比较专业化的知识,比如如何上网,如何在网上挑选商品,如何下订单,如何解决售后服务等问题。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点在贫困地区都相对缺乏,我们把这种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的情况称之为"数码落差",这是我们应当首先努力改善的地方。"千乡万才"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改变黄羊川贫困落后局面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就是从这两方面入手,为贫困地区提供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当地提供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技能培训,这是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贫困地区,有了电子商务以后,当地的人们会不会仅仅把它作为网上购物的手段?绝对不会,有了这样方便的工具,贫困地区的人们的创造性就能够发挥出来,用网络学习,用网络搜集信息,用网络开发产品,用网络发展客户,用网络创造财富。这种自发性和创造性是其它发达地区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

  可以说,有了电子商务的架构以后,贫困地区的人们会自发地兴起发家致富的热潮,这是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知识型经济最捷径,也是最便宜最有效的办法。

六、全球运输路线的改变

  在世界贸易交往中,发达国家在贸易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需求量大,而能够生产和提供商品的国家和地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总量更大。在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之间,就需要快捷便利的交通和运输。因此,产品运输的线路也不断随着生产地区的变化而转移,也随着发达国家所需进口商品的地区而变化。
如今,发达国家生产的大部份产品加工都已经转移到中国及东亚,这里加工生产出来后,转运到全球各地。所以,产品运输的线路也随之改变。
因此中国沿海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畅通的地区,就会享受到世界产品需求地区改变所带来的好处。

七、海外华人的影响力会增大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托中国这个大背景,海外华人华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随之增大。海外华人在默默奋斗几十年后,终于认识到,中国不强大,自己的身份就不被重视;不参与当地的政治,海外华人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同样不被认同。于是,海外华人走出自己的社区,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活动中去,成为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一员。1996年11月5日,骆家辉以58%的票数获选为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的华裔州长。2001年1月29日美参议院表决通过赵小兰(Elaine Chao)出任联邦政府劳工部长。至此,赵小兰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内阁成员。中国籍法官史久镛先生于2003年2月6日当选为海牙国际法院院长,任期3年。这是自国际法院1946年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法官担任院长。海外华人已经从默默无闻转变到有政治要求,并且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外华人的影响力随之大幅提高。

  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1957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其后,华裔科学家中得此殊荣的还有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这些获奖的科学家充分显示了海外华人科学家的技术水平。
在经济领域,据泰国《亚洲时报》2002年12月10日文章报道,从旧金山到新加坡,接近6000万海外华人的财富估计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体,其影响力还在不断增长。

  2002年可说是中国大陆影响力在世界大幅提升、中美关系出现峰回路转、双边关系渐入佳境的一年。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使国内外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为增强。从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海外华人在全球的影响和作用俱增,他们对世界的贡献也在日益增大。 八、中华文化的份量会增加
全球化的生产和消费,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还表现在精神层面。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和需求也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共有产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能够把文化传统延续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所保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今天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的慕名来到中国,拜师学艺;有的到中国来参观旅游,欣赏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古迹,领略现代化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国传统戏曲和艺术,更有许多对中国的中医药学感兴趣的年轻人,从复杂的中文学起,一直到踏入中医药学院的大门,可谓历尽千辛万苦。在国外许多地方甚至还出现了quot;中国托福"--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热潮。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兴趣,让我们这些炎黄儿女甚感欣慰,同时,也在思索着如何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中华文明。

  从很早的时候起,中国就对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同外国交往的历史。而马可波罗,则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

  电影艺术是较早走出国门的。近来,中国出品的许多影片在国际上纷纷获得大奖,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更是获得三项奥斯卡奖,这些优秀影片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
过去,打篮球最好的要属美国篮球队了。美国篮球队号称"梦之队",说明他们的技术水平比其它国家要高很多。NBA篮球赛给人的感觉不光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更让人觉得看这样的篮球比赛就是一种享受。中国的篮球明星姚明加盟美国休斯敦火箭队后,使更多喜爱篮球运动的人们从中看到了中国的体育运动和体育人才,进而了解与姚明、与中国有关的各种文化。

  中医中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人类克服了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如肺结核、天花、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已经不再是什么"不治之症",人们已经用科学的手段控制了这些疾病的发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过的病症。艾滋病如今成为了人类最严重的杀手。虽然西医可以治愈许多疾病,但人们逐渐认识到"治病必须治根",而西医只能够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够做到标本兼治。而中医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医认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病重在预防,而且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可以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包括癌症等类的不治之症。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中医有着举世公认的成果。

  中国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都将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Untitle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