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朔胜景/南朔山的传说/南朔林区
南朔山在青海东部很有名气。
当你走向大源乡以南,巍峨的南朔山就会显现在眼前。南朔山主峰3265米,独立挺拔于拉脊山群北方,开似屏障,山势险峻奇秀。在土山居多的湟中,南朔奇峰不能不令人惊叹。大自然也并不偏爱江南,在这里也能寻觅到黄山的峭壁,华山的奇石。
攀着石栈,扶着石壁,一路会看到许多奇石景观,骆驼吃草、八大金刚;青狮白象、金狮守门、鹦鹉巡视、老虎下山、青蛙拜壁、二仙观棋……
在南朔山半山腰,会看到滴水仙泉、清洌的泉水洒洒扬扬滴落下来,游客禁不住去喝几口,顿时感到口甜心爽。
南朔山多为岩石陡壁,山后属高山草甸土,曾是松桦参差、苍翠蔽日之地。攀着峭壁,登上顶峰朔屏台后,顿感四野入目,坦荡至极。这里羊群像白云般飘过,一伸手似乎摸到了蓝天。
南朔山,还被称为朔屏山和西元山,是"道藏第四元极真洞天"的道观胜地。这里有许多庙廊宇阁,又为南朔增添了许多景观。
南朔山建筑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七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前山的主要洞府叫绿扬洞,也叫张佛殿,内塑张佛全身佛像一尊,洞深宽各丈余,洞顶的古柏形如盘龙。洞左有菩萨殿,上面置放着一个重六百余斤的铜鼎,是乾隆五十五年铸造的。右峰有求寿台,东行便是三清宫,廊下有一口五百多斤重的铜钟,是光绪年间铸造的,用木锤敲击,余音袅袅。再上一阶有三宫殿、玉皇洞,洞口题“另有天地”横匾,笔法苍劲有力,后山有苏佛洞,洞口上方镌刻"飞升洞"横额,此为传说中"苏张师徒一鱼点化二道成仙"之处。顶峰朔屏台上还有鳌头、奎兴阁、玄芳咀歇亭。
清代顺治年间,塔尔寺活佛带着僧众朝山进香,将南朔山的仙境改佛像,这里又成为道佛合一的地方。
南朔山的著名道人叫袁三峰,是西宁市人,此人活了103岁,留下许多故事。常听人们说,南朔袁道平时骑一只梅花鹿,闲时叫梅花鹿在山中寻食,忙时骑梅花鹿来去无踪。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但 袁道活了103岁,这可是个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奇迹呢?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锻炼,袁道每天在秀山绿水间锻炼自已,那自然就变成了“寿星”。
南朔山脚下是一片片浓郁的绿荫,成片的松树林、杨树林黑刺、松树相间加上期野草丛生,同奇秀的南朔山是山林相间的另一种风景线。南朔山度假村就建在西山脚下。
每年春夏期间,人们云集南朔山,除聚餐野炊之外,还要登山观赏风景。特别是三伏天,人们在这里倍感凉爽,这里也就成为避暑的理想之地。
有一首诗这样描述南朔山:
石壁消成左洞深,潺潺流水深清音。
我来小住山房内,大厦还欣暑不侵。
还有一首诗这样描述着:
偶令同人入洞天,始知仙境非虚传。
钟声疑是空中落,泉影遥看树杪恶……
为了让更多的人到南朔山旅游,南天公路(南门至大源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南天公路的建设,将为游人欣赏南朔胜景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