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甘肃 龙泉寺镇初级中学 郁芙玲
在我的家乡,最热闹的就是逢年过节唱戏,也就是家乡传统的节目——喝秦腔。
我们把唱秦腔不叫“唱”,叫“喝”,是因为秦腔的声调悠长、高亢、豪放,唱的人几近吆喝,所以叫“喝秦腔”。在这儿,秦腔还有一个别致的俗称,叫“咣咣子” 这是因为它的伴奏大多以“咣咣”声开始。
其实秦腔历史悠久,它起源于西秦,不仅仅我们村唱,其它地方也有分布,像我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在我们村子里,每逢过年过节,村里的人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搭起戏台,邀请村里著名的秦腔演员来演出。据奶奶说,这些“农民艺术家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学戏,无论是动作还是唱腔,都有着深厚的功底。我们村子虽不大,但会唱戏的人却不少;即使不会的,闲暇时哼两句也是没问题的。
“好家”真不少!
有些人为了上台露两手,几乎每天一闲着就练,或一个人唱,或几个人演,那形容姿态都模仿的惟妙惟肖。我家隔壁就有一个“老好家”,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能时不时的听见他拉二胡和喝秦腔的声音。
现在,秦腔的唱词已有了一些改动,变得更通俗、更易懂、更清晰、更接近现代生活了。有些戏也增加了一些情节。村里的老人们大多不喜欢改动,觉得还是旧的传统的好,而我却喜欢这样的有现代气息的秦腔。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听秦腔,更不乐意学秦腔。它们更喜欢在唱秦腔休息的片刻,上台唱上一只流行歌曲或跳上一段强劲的舞蹈。可是,如果这土生土长的秦腔不能传承下去,或许马上就要消失了。我更愿那悠长的二胡继续拉下去,那洪亮、高亢、豪放的声调永远飘荡在村子的天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