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画的历史—
文/邓微沙
"叶脉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资中叶脉画就传承于传统菩提叶画。
东汉时期出现的贝叶画.距今有两千多余年历史,伴随佛教的传承,长期流传。贝叶画以佛教内容为主要表现题村,如释加牟尼、文殊、普贤、观音菩萨、达摩祖师以及力士金刚等人物画像,洗象、伏虎、降魔、证果、面壁参禅、一苇渡江等佛教典故故事。
唐代出现了一菩提树叶制作成的叶脉画书笺,用以画佛像,抄写经文,持赠远方客人,有如贝多(贝叶)宣示妙谛。唐代画家吴道子亲手白描佛像、神仙叶画,被白马寺等皇家寺院珍藏。
明代菩提叶《庄严三宝图》22幅,故宫收藏至今。
庄严三宝图
清代乾隆皇帝得此叶脉圣物,亲笔手写《心经》一部,颇为珍爱,收存于故宫。
如今,中国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存有少量“菩提叶脉经笺”和“佛像画页”,故宫博物院存有明清时代的菩提叶画珍品和乾隆皇帝手笔《御笔菩提叶笺心经并提句》(1768年),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有《菩提叶罗汉》清代珍品一枚,现大英博物馆收藏资中藉现代画家孙文光先生《紫竹观音》叶脉画一张.这些都是极少的东方艺术珍品。
中国佛教协会收藏的菩提画《苇渡江图》,画作笔墨生动,色泽古雅。其年代久远,版本珍贵,是中外现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极高的宝贵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