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南海简介 | 神像人物 | 南海传说 | 发展现状 | 活动纪实 | 专题简报 | 我们团队 | English

 

今青海省贵德县,先秦时为西戎之西羌地。西汉初期,为西羌族之先零、烧当羌等部落居住的大、小榆谷地。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王朝在今贵德设置河关县,属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郡。自此贵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版图,随后建归义城(今尕让古城)和建威城(今新街乡藏盖古城)。据《汉书·地理志》可知,汉河关县辖区以今贵德县为中心,东至“塞内”木包 罕(今甘肃省临夏)界,其地包括今贵德以东的尖扎、化隆、循化县等地区;南至白石县(今甘肃省夏河,即拉卜楞),以及黄南州的同仁、泽库县等地;西南至积石山,即为大积石山的阿尼玛卿山东部,其地为今贵南、同德县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北至临羌县(今湟源县)界;西北至今共和县及青海湖西南地区。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护羌校尉邓训为攻黄河以南的迷唐羌,在今贵德地区的黄河上创制了革 (即皮、木筏),渡过黄河,击败烧当羌首领迷唐,遂安置战俘2000余人在今贵德黄河两岸屯田耕种。上述“革船 ”是最早用在贵德黄河上的渡河工具——牛羊皮筏子。永元五年(公元93年),汉护羌校尉贯友在逢留大河(今河西镇贺尔加河口处黄河)上建造了黄河上游第一座浮桥,并筑城“收麦数万斛”。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金城郡长史上岩鸿在归义、建威二城及逢留河地区屯田29部(处)。故至今在贵德地区出土有“永元”古钱币(笔者收藏)。东汉建安十四年(214年),曹魏大将张 等率兵进占河关县地。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蜀将姜维攻占魏辖区狄道、临洮、河关三县,迁民于蜀。笔者在河西镇格尔加村自家果园中发现“正元”(公元254-255年)古币一枚,这是魏人在此地活动的佐证。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张骏置湟河郡(治在今化隆县群科镇),今贵德黄河北部为其辖地。东晋孝武太元十一年(380年),吕光自称三河王,建立后凉,攻克河关县,在今贵德黄河南部置浇河郡(因今贵德西河当时称浇河而得其名),其辖地为黄河南部今贵德、尖扎、循化县等地。今县境黄河北部仍属湟河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正月,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南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地方仍置浇河郡。东晋义熙十年(414年)西秦来南凉,仍在今贵德地区设 浇河郡。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吐谷浑王阿豺占据浇河郡,并在今河阴地区黄河南岸修筑浇河城,遂成为吐谷浑王国的政治中心。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吐谷浑王阿豺遣使建康(今南京)与宋修好,宋少帝刘义符封阿豺为安西将军、沙州刺吏、浇河公。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吐谷浑王阿豺死。临终前,将其子20人召来,分别折20支箭,能折断,又捆起来折不能断,教诲了团结的道理,此为发生在贵德地区“折箭遗训”的千古铭言,至今也是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元嘉十三年(436年)吐谷浑王慕贵死,弟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后改封为西平王。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又封慕利延为西秦、河州、沙州兵马大都督、镇西大将军、西秦、河州两州刺史、陇西王。次年五月,宋文帝又改封慕利延为河南王。此后,吐谷浑将活动地域扩大到甘青两省黄河南部地区,故被南朝的宋、齐、梁朝正式称吐谷浑为“河南王国”。这个以贵德河阴镇为政治中心的“河南王国”辖地东至木包 罕(今甘肃临夏),东北以祁连山为界,南至蜀潘(今四川松潘)界,西至巴颜喀拉山以东的赐支河曲(今黄南、海南州地区),西北远达且末、鄯善、于阗(今新疆南部)。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吐谷浑在贵德附近的黄河上造了一座大桥名为“大母桥”。亦称河历桥,桥长150步,两边用石条垒成,节节相迭,中间横 长木,用石条镇压,每隔三丈,就用大木材作成长板横放在桥面上,两侧设有桥栏。次年魏主焘遣晋王伏罗间道袭击居住在浇河城的吐谷浑,军至大母桥,慕利延逃奔白兰(今柴达木)。大母桥在黄河上游,今龙羊峡一带,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北魏在今贵德设置浇河戎,后又被吐谷浑占领。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在今贵德设置廓州(治浇河城,即今河阴镇),辖洮河、达化二郡,其中洮河郡又辖洮合、广威、安戎三县,其州治与洮河郡、县治均在今贵德河阴镇。廓州辖地东至循化界,南至同仁县隆务河界,西至贵南县西界,北以黄河为界,大致包括今贵德、贵南、同仁、尖扎、化隆、循化等县地域。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朝在今贵德仍置廓州,治浇河城。曾在承风岭(今尕让乡千户村一带)设互市,与吐谷浑进行贸易交易。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廓州为浇河郡,将北周时的洮河、安戎、广威三县合并为河津县,此时浇河郡治与河津县治均在浇河城。隋浇河郡辖地大致为贵德县全境、湟中县南部和化隆县西部。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唐改隋浇河郡为廓州,将州治迁到今化隆县群科镇,辖广威、达化、来川三县,今贵德黄河南部为达化县辖地,黄河北部为米川县辖地。武德八年(625年)吐谷浑请求唐继续在永凤岭设立互市,与吐谷浑进行贸易,受到唐朝的欢迎,即丰富了吐谷浑的生活需求,也解决了唐朝初期由于战乱中原农民缺乏的耕畜问题,使中原“杂畜被野”,促进了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在今贵德河阴镇设静边镇。唐中宗应景龙四年(710年),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赞普赤得珠丹,吐蕃通过厚礼贿赂唐鄯州都督矩请奏,唐将浇河郡辖地黄河九曲之地让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汤沐之地,即今贵德河西镇之温泉的开发已有1300年之久。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金城公主立碑于赤岭(今湟源县日月山),以分唐与吐蕃之界。唐为军事需要,临近唐蕃各地设置了十多处军事机构,将原设在今贵德河阴镇的静边镇改为积石军,驻军7000人,屯田12部(处),以充军粮,唐积石军辖地东至今同仁县隆务河,北、西部以黄河为界。其辖地包括今贵南、贵德、河南县部分、尖扎、同仁县西部一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秋,吐蕃军至积石军屯田区夺麦,唐军不能抵御,以致积石军被称为“吐蕃麦庄”。直至唐天宝六年(747年),唐右武卫员外将军、陇石节度副使、河源军使哥舒翰,在积石军设伏歼灭了吐蕃派来夺麦的5000军士,有力地保卫了积石军地唐军的屯田生产。由于唐军在积石军的长期屯田生产、生活,在今贵德地区有较多的遗物,笔者在黄河南岸的河西镇格尔加四社的小土崖中发现“开元”古币2枚。天宝十三年(754年),唐将哥舒翰又击败了吐蕃军。恢复了黄河九曲地,复置洮阳郡(辖区为今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浇河郡(辖区为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区),并在今贵德黄河北岸的河西镇贺尔加村地方设置宁边军。当时唐代诗人高适跟随哥舒翰到过贵德,并赋“九曲”诗:“铁骑横行铁头岭,西看逻沙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描写了唐军在贵德西山,即铁巴拉山征战取得胜利后,黄河两岸秋毫无犯,无须防备的升平景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无暇顾及西陲,贵德地区被叶蕃占领,将原浇河城改称为溪哥城。
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6年),贵德为角厮罗政权辖地。元符年间(1099-1100年),角厮罗酋长溪巴温、杓父子占据溪哥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五月,角厮罗溪哥王子藏征朴哥以城降宋,宋监军童贯以其地仍设积石军,治溪哥城,归秦风路管辖。其辖地北界至尕让乡拉脊山西山口,南界至新街乡上牛圈(即鱼山村三社),辖区包括今贵德全境及尖扎县和同仁县部分地区。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大将宗弼(金兀术)命将军昂(即奔睹)与撒离喝领兵8000名取河西,宋积石军地即归属于金,后金将将积石军改称为积石州,治溪哥城(今河阴镇),其辖区为今尖扎、循化县及甘肃西南等地。绍兴六年(1136年),西夏攻占今贵德地区,在金置积后州地仍设积石州,治溪哥城,遂改溪哥城为祈安城。夏、金占据贵德的时间长达百年之久,其中金统治90多年,其辖区以黄河为界,黄河北部为西夏的势力范围,黄河南部为金的统治区,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在今贵德设置贵德州,此为贵德地名之始,取“以德为贵”之意,属吐蕃宣慰使都元帅府(治河州,今甘肃临夏)管辖,州下领定羌、宁河、安乡三县,今贵德境内为宁河县地区,治所在河阴镇南毕家寺古城。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撰写《西宁府新志》记载:“宁河县古城,在所(指贵德守御千户所,即县城)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贵德州归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治陕西凤翔)河州路(治甘肃临夏)管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朝改总制院为宣政院。在藏族地区设“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其下之边远地区设“吐蕃等处招讨司”,贵德州隶吐蕃等处招讨司,(这跟如今贵德县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一样)元朝宣政院的职责是“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实行“政教合一”、“僧俗并用”政策。宣尉司的职责是“掌管军民之事务,行省有政今则向下传达;有边陲军旅之事,则都元帅府兼管。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之使命”。在今贵德还设必里万户府,统管黄河南部牧区,管辖地区东到循化界,西至贵南县西部黄河界,西南至同德黄河界,南至同仁县隆务河界。必里万户府治所亦在河阴镇南毕家寺古城内,因元朝在今甘、青藏地区设置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区内是“政教合一,僧俗并用”的,故有“活佛可理民事”之说。原在贵德州设置的官员有:“达鲁花赤、知州各一员,同知、州判各一员,脱脱禾孙一员、捕盗官一员。”其职权是达鲁花赤掌印,元帅司理军事,同知、知事司理民政,脱脱禾孙掌办使臣奸伪(即同如今纪委)。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征虏大将军徐达在甘肃定西击败元朝皇族扩廓贴木儿,遂遣征西将军邓愈西攻河州(今甘肃临夏)。五月,邓愈自临洮进军,攻克河州,元朝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向锁南普降明,邓愈即率兵占领循化、贵德等地。仍袭元制,在今贵德地区设置贵德州,治河阴镇宁河古城(即今毕家寺古城)。洪武四年(1371年)十一月,明改元设在今贵德的必里万户府为必里千户所,隶属河州卫。明洪武七年(1374年)为防西海蒙古侵扰贵德,在今河西镇暖泉河西岸修筑边墙,南接西山,北至热水河口(即山坪台黄河边),南北走向,按地形蜿蜒延伸,好似长城,二十世纪末所存遗迹残长170米,残高2.4米,顶宽0.8米,原设阁门一座。明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将贵德州改置为归德守御千户所,辖地东至今尖扎县东界,南至同仁县南界,西南至阿尼玛卿山,西至莽刺川(今贵南县茫拉),北以黄河为界。辖地大致包括今贵德、尖扎、贵南、同德、同仁县等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吐蕃酋长纥尔加起兵反明,明朝派卫国公邓愈,征西将军英沐统兵西渡黄河经今贵德、贵南、同德地区,转战千里,对吐蕃各部宣耀武力,追纥尔加至巴颜喀拉山。至使尕甘思(今果洛境)、乌思藏(全青海玉树州、西藏全境)吐蕃诸部归附明王朝。将这次行动邓愈特记刻于龙羊峡黄河渡口处的石崖上,即成为贵德古八景之一“羊峡古碑”,并留马军500驻守贵德,屯军500以供粮草。同年在今贵德设必里卫,管理今海南藏族自治州黄河以南的同德、贵南等县与黄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的藏族部落26族,官职由部落头领担任,无流官派守,一切事宜联系均经贵德进行。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归德城(今存贵德古城)修筑竣工,历时七年。城略呈正方形,南北长 513米,东西长506米,城高10.5米,根宽8.4米,顶宽3.6米,城外护城壕深4.5米,开南北二门,南城门外修筑瓮城,东西长50米,南北宽33米,开东门。北城门外亦筑有较小瓮城,开西门。后在南城门顶建有城楼1座,置守铺32间。同年三月明朝迁河州(甘肃临夏)农民48户来贵德,免其赋税守城,此为如今县城附近姓氏村庄的形成和村名的由来。后又调河州百户王猷、刘庆、周鉴携带家属来归德守御城池。设王、刘、周三屯,即今河东乡王屯村、河西镇上、下刘屯村,东沟乡周屯村。以后又在当时归德境内设七屯,即今尖扎县的康、杨、李三屯,同仁县的、吴、季、李、脱四屯,先后共设十屯。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天水籍将领赵鉴收复归德时在野麻峪中箭殉身。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皇帝朱元璋给其子赵德颁发诰赦,表彰其父功德,并赠武略将军、管军副千户。将赵鉴殉职的地方野麻峪赐为赵姓子孙封地,故在诰赦中有“至所辖赵家沟”,比为河东乡赵家沟村名之始,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边防、保证军马来源,采取“茶马互市”政策。只准官方“以茶易马”,严禁私人贩茶易马。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茶马司为西宁茶马司。为防作伪,特制金牌信符41面,分颁发给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河州、西宁等卫和少数民族部族,作为茶马交易的凭证。金牌一符两件,在信符侧骑缝处编号,上号之一件存官府,下号的一件颁地方。贵德发现有一面金牌为下号信符,骑缝处有“拾伍”号字样,是颁发给河州必里卫藏区29的21牌中的一面,三年纳马7705匹。当时的茶马比价为上等马易茶120斤,中等马易茶70斤,下等马易休50斤。故在《明史·食货志四·茶法》中记载:“……山后归德诸州,……无不以马售者”。这是中国正史《明史》中记载今贵德地区的牧民群众在明朝时期就以马匹与官主进行贸易活动的佐证。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必里千户所为必里卫千户所,千户所设左、中、右等部,其辖区为今黄河南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部分地区及黄河北部共和县部分地区。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礼部颁发给必里卫中千户所官印一枚,今存县文物管理所。同年河州都指挥使刘钊奏请迁移撒拉、回族到今贵德地区居住。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河州都督刘钊奉命整顿贵德等地军务及民事,招抚藏族72部,整修了历代所垦土地。并整顿茶马交移,广设驿站,便利了中原与本地的交通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归德玉皇阁万寿观建成。后建成阁楼三层,全高25米,有“仙阁插云”的美称,为贵德古八景之一。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沿袭明置,在今贵德仍设归德守御千户所,隶陕西行都司河州卫。其境域:“东至循化营界三百二十里,西至沙沟扎萨克喇嘛察汉诸木汉一百三十里,南至都受族界一百五十里,北至黄河十里,东南至上下龙布(今隆务河)河州界三百七十里,西南至草地扎萨克喇嘛察汉诸木汉青海(湖)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西宁县所管阿什贡番族界四十里,西北至黄河龙羊峡郭密番族界七十里,北倚黄流,面临青海,河湟夹辅,松潘后屏”(《西守名新志》)。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设甘肃西宁府贵德所学校,此为贵德地区学校教育之始。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清朝采用年羹尧建议,在藏族部落中清查户口,划定蒙藏牧界,给部落头人以千户、百户、百长等头衔,归德地区藏族由“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归德改隶甘肃临洮府管辖。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守御千户所又改隶甘肃西宁府,将保安(今同仁县)分划,以清水河为界,清水河属保安地区,仍隶河州,归德东南以清水河为界。清乾隆四年(1739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在今贵德建立民兵制 ,选得民兵1294名。在尕让乡亦扎石、千户庄筑城,次年告竣,遂设亦扎石营,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守兵100名,千户庄营,设把总一员,守兵40名,康家 营,派千总一员,守兵60名,贵德营,派游击一员,千总一名,把总一名,守兵150名。是年将归德所滴水崖渡口由私营改为官办,设官船2只,每船水手8名,并备有救生船1只,水手4名,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在归德城内创建河阴书院。所千总彭韫在王、刘、周3屯创建义校3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由西宁县承管理,遂改“归德”为“贵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改贵德守御千户所为贵德厅,设抚番同知,隶甘肃西宁府,管理今贵德、贵南、尖扎等地藏族部落81族。其境域东至循化界160公里,东南至清水河75公里,南至雪山80公里,西南至和硕特左中旗牧地,北至黄河与西宁县为界,乾隆年间后,因清朝分村在青海周围及黄河北部蒙古族逐渐衰弱,其住地成为旷野,而居住在黄河南部的藏族人口繁衍,实力增强。至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正月,居住贵德黄河南部的上、下岗查及汪什化海等地藏族23族北渡黄河,进入助勒盖、柯柯苏里(今大河坝)一带放牧,次年二月,陕西总督长龄逼其返回黄河南部 ,但北移藏族不愿南返,长龄调兵8000,杀死刚察族首领已旦木及群众200余人,其余部落逃至青海湖南北山区,有的渡黄河南归。八月,避居山间的藏族重返青海清附近,与察罕诸门汉旗内藏族汇合,强牧于环湖地区,十一月,西宁镇总兵穆兰岱率兵进攻察罕诸门汉旗牧地,该旗不得不表示“归服”。至道光三年(1823年),表廷钦差大臣那颜成对北移藏族采取经济封锁,政治瓦解,军事进攻手段,迫使各部落大部分又返回黄河南岸的今贵德、南部的藏族清查户口,贵德有以农为主的藏放部落54族,被称为“熟番”;半农半牧地区的藏族部落19族,被称为“生番”;纯牧业区的藏族部落8族,被称为“野番”,即汪什代海、千卜录、日安、切扎、刚察、完秀、都秀、塔秀(《贵德县志稿》)他们随水草而居于厅南和厅西南地区。道光二十三年(1842年),贵德地区日安等藏族部落趁黄河封冻,大批过河迁于柯柯乌苏等地放牧。因近百年间黄河南部物秘多次渡黄河北移,清政府再三阴止无效,于咸丰九年(1959年)由西宁办事大臣福济奏请,准许安插贵德黄河南部地区的刚察、千卜录、都秀、汪什代海等8族驻牧于青海湖周围,后称环海八族。故如今贵德、贵南、共和、兴海、刚察、天峻县等地区的一些部落名称相同,相互这间都有血缘关系 。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贵德厅回族首领法正清、马双哥、王尕喜等率众3000余人攻陷贵德厅城,杀死同千承顺,城内百姓死亡313人。万衙署、玉皇阁及庙宇等古建筑被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西宁废科举,贵德河阴书院改为河阴高等小学堂。
民国二年(1913年),贵德厅改称贵德县,万同知改称县知事,隶属于甘肃省西宁道。其境域至循化界160公里,东南至清水河75公里,南至雪山80公里,西南至拉加寺和硕特物牧地180公里,北至黄河与西宁县为界。“东西相距620公里,南北相距190里,面咱们为3万余方里”(《甘肃通志稿》)。其辖区大致为今贵德黄河南部及贵南、同德、尖扎等县地区。民国九年(1920年),县长金振旭在城仙中心街设立贵德县女子初级小学。民国十二年(1923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在贵德罗汉堂、贺尔加寺、文昌庙、贡拜等地发现古文化遗址,并对罗汉堂遗址进行了发掘。民国十三年(1924年)县长金振旭与贵德驻军帮带马朝选同谋募捐,在城内田家行设立回族学校,称同仁小学。民国十五年(1927年),改称县知事为县长。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一日,青海省政府成立,贵德县归青海省管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县长姚钧主篡,县政府办事员赵廷选 (青贡生)协助,三个月撰成《贵德县志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青海省政府决定,由贵德县、共和县两县在贺尔加村南修建黄河浮桥,初名“和德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设置同德县,将贵德县南部的鲁藏、汪什科、白佛属地及拉加寺、石藏寺一带划为同德县管辖。此时县境域东至循化界160公里,东南至清水河75公里,南至雪山80公里,西和西南与同德为界,北至黄河与西宁县为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将共和县所属的下郭密地区(今河西镇贺尔加村和尕让乡划归贵德县管辖,遂改“和德桥”为“贵德浮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实行“保甲制度”,全县划为1镇10乡41保422甲。藏族地区“保甲制度”与千户制度并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长吴世瑾组织“贵德县教育革新委员会”,定该年为教育建设年,在统一课本、培训教师、提高待遇的同时,新建校舍2150余间,添置课桌(椅)4300余套和各种体育器材。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全县组织民工开发西河滩,植树造林,建成“河滨公园”,占地500余亩。七月,为易风移俗,吴世瑾将每年农历6月20日在城南毕家寺举行的“跳神会”和6月24日在刘屯寨子举行的“神牛会”合并在河滨公园举行,定名为“六月丰登会”,遂形成每年一度的“六月物资交流会”,沿袭至今。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在河阴镇大史家村“歇春园小学”设立“贵德县初级中学”,县长田生兰兼任校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将原划给同德县的鲁藏又划归为贵德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沙沟、茫拉、拉乙亥3沟划归同德县。
1949年8月,伪县长马子芳携县印逃跑,县商会会长杨发劳等组织地方治安维护会,维持地方秩序。9月8日,维持会选派代表8人,前往西宁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德。9月17日,解放军由湟中鲁沙尔到达尕让,成立尕让联合政府。9月18日到达县城,中共贵德县委,贵德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2月,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建立,全县共划为6个区,1个镇18个乡,50个行政村。1951年4月,县上成立抗美援朝分会,全县捐赠“贵德号”高射炮1台,捐款7615元,7个参加志愿军。1952年6月,从贵德县析置尖扎县,即将六区:康家、李家、杨家、加让4个乡的76个自然村和昂拉区的36个自然村,4个部落划归尖扎县。1953年7月,又从贵德县析置贵南县,将鲁藏10个部落和岗查、都秀、拉德、切扎、吾隆5个部落划归贵南县。1958年3月,将共和县中郭密区的曲乃亥、叶后浪、多拉、豆后浪、罗汉堂、昨那、尼那、仍果8个村划入贵德,设置罗汉堂乡。1958年9月,将贵南县常牧区的都秀、拉德、岗查、吾隆、切扎又划入贵德,设常牧乡。9月5日,贵德县设为1个人民公社,下辖河阴、河东、河西、新街、东沟、尕让、常牧、龙羊(后改称为罗汉塘)8个管理区,后以此设8个人民公社。1984年6月,进行体制改革,将8个人民公社改设为1镇(河阴)7乡,102个村民委员会,6个牧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如今,全县行政划分为3乡4镇。

                                                                                        

 返  回

   
员工专区 | 河西中学 | 2010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