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千乡万才计划”
附:李岚清副总理批示
周建明 教授

  由温世仁、林光信先生推动的“千乡万才计划”是一项非常有远见和意义的事业。它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它的意义在于:站在信息社会的高度,把握住网络的功能和所能带来的机遇,以此为抓手,设计并推动了一个开发西部的计划,从在西部农村推广互联网络着手,依靠网络来提高教育的品质,提升人力资源的品质,以SET(软件、英语、计算机使用)为基本技能培养网络时代的基本技能;通过网络引入外部知识和信息,改变农民的观念和生产活动方式,有效地改变了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从而,可以在不依靠大规模的投入,不破坏环境与生态的条件下,通过改善人力资源和对资源的配置,以网络为中心发展小城镇,达到加速发展的目的。

它的特点在于:

  由于“千乡万才计划”是通过提升人力资源,通过远程雇佣,实现人留当地,因此它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文化保持,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而不是扩大这种差别;
  由于“千乡万才计划”除了提供计算机硬件设备,还提供学习网络的软件,以及自行开发的初中、高中的学习软件,大幅度提升了千乡万才会员学校的教育品质;

  由于“千乡万才计划”的远程雇佣主要是数码工人和软件工程师,除了高端的软件产品的生产,和与跨国公司策略联盟开拓中国市场外,在低端找到了帮助发达国家档案电子录入的业务(每张纸的电子录入费用为2美圆左右,在发达国家已经没人愿意干,但业务量非常大),为我国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扩大就业开辟了一条道路;

  由于“千乡万才计划”通过以校领乡,实现了利用网络来改善当地的农业,发现和创造出发展服务业的机遇,而不是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促进了当地农牧和土特产的销售,也实现了通过电子定单来引导农民的生产,提高了效益,加快了发展,但没有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随着以网络的作用在教育和经济活动中的扩散,可以实现人口在小城镇集聚,它一方面为生态的改善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形成了具有新功能和凝聚力的小城镇;

  “千乡万才计划”是由“中国千乡万才科技有限公司”以“社会投资”方式所运作的。它以商业运作的方式,实际上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公司向会员学校提供软硬件,但不收费。收益主要来自远程雇佣,和通过实现千乡万才会员单位的对外交易中,向外来交易者收费。千乡万才公司不以实现赢利为目的,而是为了使这项事业变成可持续,可扩展的手段,使它成为不是一次性的公益事业。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千乡万才计划”在多方面有利和有助于国家现行发展战略的实施:

  它是科教兴国的一条新路,其最大的特点是找到了能在西部最贫穷的地区推广互联网络的道路,能在8亿农民中复制推广,为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创造了条件;

  它走出了一条新的西部开发道路,在振兴东北的战略中同样也能适用;

  它为扩大就业开辟了新的门路;

  它为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业结构、进行技术推广、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可以有效解决知识贫穷和信息贫穷的问题,对提供了一条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的扶贫道路;

  它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对于落实国家的人才战略起了助推器的作用;

  它也提出了新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更适合于不宜发展工业化的农村地区;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千乡万才计划”所要走的道路,是以缩小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信息数码鸿沟为前提的,因此它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同时,由温世仁、林光信先生所推动的“千乡万才计划”,代表了海峡两岸关系中一种新的趋势,即两岸人民在开发西部,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携手合作,努力奋斗,它为以民族振兴、国家统一为目的的两岸合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其意义极为深远。其中可复制的经验是:

  利用网络提升教育的品质,加强SET技能教育;

  以学校为依托,成立电子服务中心;

  把当地资源数码化,促进当地信息化建设;

  实现农民从散居到集居,发展服务业,最终实现远程雇佣。

  因此,“千乡万才计划”的成功将为中国找到一条更科学、更有效、更快速的西部开发道路,也将为世界提供一个在发展中国家利用网络来成功实现加速发展的模式。但是,如果因种种原因导致“千乡万才计划”夭折,那不仅是千乡万才公司的失败,更是我们国家的失败,它表明我们没有能够抓住信息时代所给予的战略机遇,快速推进我们的发展。为此,中国的崛起不仅要耗费更长的时间,而且也要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代价。

  到目前为止,“千乡万才计划”的意义还没有被人们所充分认识,人们不是把温世仁、林光信先生看作是在做慈善事业,就是误解他们是为赚钱而奔忙。由于“千乡万才计划”的思路是超前的,所做的工作虽然在方向上与我们国家正在推行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但在具体思路,在与具体体制的规定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协调。

  我们方方面面也在做着扶贫、支教、支援西部开发、支持农业发展的工作,投入不少资源,包括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但是,由于缺乏高立意、可操作、可持续的设想,这些资源的投入是分散的,在方式上往往不是慈善式的,就是低效率的,往往事倍功半。“千乡万才计划”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国家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各种投入转向高立意、可操作、可持续的项目,统一调度,协调使用好这些资源,以争取最大的效果。

  李岚清副总理2001年12月3日对“千乡万才计划”的起始点黄羊川曾作批示,要求对在农村以中心学校为依托,办成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站进行研究,提出规划。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一步的规划和设想,也缺乏对“千乡万才计划”的有力支持。3年来,千乡万才公司孤军奋战,把“千乡万才计划”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已发展到具有74个会员学校的规模,年内将达到100所学校,覆盖西部12个省和自治区,到2010年将达到1000所学校。但从国家来看,已失去了3年推进农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机遇。这种情况不应再继续下去。

  2003年12月温世仁先生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他的一半骨灰埋在了黄羊川,以示对“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决心。对于这样一个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西部开发和中国发展的台湾同胞,使我们更到更有责任去推进他所未尽的事业。希望“千乡万才计划”能够得到从上到下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简介:

  周建明教授,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Untitle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