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关怀西部 -> 人物和故事 -> 学校和学生的故事


西部故事精选(一) -- 西大滩初级中学


(A)学校、生活    (B)家乡、人物    (C)活动、交流    (D)农家生活 

西部故事计划,是一个让西部的孩子介绍自己、融入更大的世界的计划,是一个帮助孩子们读书、学习、生活的计划,是一个从孩子做起改变他们家乡的未来的计划。

计划执行一年以来,七千多篇稚嫩的作品和将近三万张图片在网上公布发行。虽然这个数目可能连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都算不上,但即使是这样小小的一滴,也同样反射了阳光的七彩,同样在宣示:虽然境遇不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天真,并且充满渴望;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同等机遇的未来,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新年伊始,我们将尽力编辑整理一些孩子们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不会是文学名著,也不会是摄影佳作,但一定是拨动我们心弦的。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获得正常的生活、健康的精神。

 
西大滩初级中学 -- (D)农家生活 

(零七年,西大滩初级中学有20名学生参加西部故事,从四月十二号开始,共完成110篇作品,拍摄照片463张。孩子们的这些成就是在辅导老师蒲成、程云的业余时间指导下完成的)

四、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懂得珍惜。”(郭菊

普通的生活

“人平平凡凡的活在世上,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也是一个在路途中奔波的人,在劳累的征途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一路上,有那许许多多人给予我无数帮助,让我不断充满的希望,如果这些都是照亮我生命的灯,那么徐峻阿姨就是其中最亮的一盏。 ”(编者注:徐峻为上海的一名爱心人士)

生命中的那盏灯——我的家

杨忠文

“爸爸为了供我们姐弟上学,每年都出去打工,就在前几天,爸爸又去了遥远的蒙古打工。妈妈因为有病,不得不留在家中照顾我们,她每天起早贪黑为这个家服务着。妈妈对我们的学习也非常关心,因为有妈妈在学习上的教导,才使我们姐弟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我爱我家——爸爸妈妈在干活

郭菊

“我的爸爸是一位朴素的农民,他一年除了种庄稼,就是出去打打工,为我们姐弟挣学费以及零花钱。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什么完成的呢?那都是爸爸那双勤劳的手。他用双手打工挣钱,他用双手养家糊口。”

爸爸的手——爸爸被冻得通红的双手

王秀山

“在这个偏僻而又荒凉、贫穷的山村,我们的父母亲只有在农产品上获得一些收入了,但近两年来农业产品一无所获。母亲留在家里照顾儿女,父亲只好背着大包寻找工作,但是工资低,父亲为了挣到足够的钱,宁愿去做一些比较重的劳力活那就是去煤矿挖煤了。他只希望能让自己的儿女去上学,将来的生活好一点。

今天,父亲又要出门了,妈妈找来一个大袋子,将父亲的被子卷起,装进大口袋,又装上了几双鞋和几件衣服。我拿出自己存了许久的一袋奶粉、姐姐找了一个小袋子装了许多特意为爸爸做的馒头,弟弟找来几双补了又补的袜子,我们把这些东西都塞进了爸爸的大包。都是为了爸爸能够安然无恙的回到这个贫困的小家庭。”

为父亲送行!——妈妈为爸爸收拾行李

沈吉庆

“在农村,耐穿又抗寒毛衣是最常见的衣服了。但是我们穿的毛衣大多不是从商店里买的,因为买的价格太贵而且不耐穿。我们穿的毛衣大多是由母亲一针一针织出来的。织一件毛衣需要的毛线大约十元钱,但是买一件毛衣得要四十多元钱。为了节省钱,我们穿的毛衣大多是自己织的,很少去买。而且穿破了的毛衣拆了洗净之后,可以重织一件款式不同的毛衣。”

母亲们的绝活——漂亮的花毛衣

王振茂

“在我们农村都知道布鞋吧!在农村只能穿它 ,因为买的鞋穿上不舒服,而且干活也不方便。有一首歌不就是唱“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呀,站得稳呐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布鞋——同学们都穿它

蒲晓兰

“每逢天气晴朗,我们便会有一定的空闲准备去黄草坡,那是一条平坦的山坡,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那里长着很多月老(方言,一种野生植物,用来扎笤帚的好材料)。月老,这种植物有着长长的空心秆子,足有麦秆那么高,与麦秆不同的是它比麦秆要细一点,它有毛毛的穗头。月老是野生的,漫山遍野可以看见,牲口不吃它,它的唯一用处就是可以用来扎笤帚。

……

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制作的笤帚就是不一样,简直是一件工艺品。我们这里不管是学校还是村庄上都在用它,这样制作的笤帚既省钱,又经久耐用,不愧是农家好工具。”

笤帚--这就是“月老”

郭珍珍

“扫帚是我们这里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打扫庭院都离不开它。它用起来方便省时,它纯属手工制作,采用我们这里的野生芨芨草,不必花钱,在载扫帚之前我们先要准备好工具,它们分别是:扫帚把、铁箍、线绳、载桩、芨芨草。首先我们将芨芨草的根部放入火中烧,因为去掉芨芨草根部的皮不容易从铁箍中滑落,使扫帚牢固。到芨芨草就可以了。

……

这样的扫帚是我们这里最常用的,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我们的校园也靠它保持干净。另外,班里的男生也都是栽扫帚的好手。”

栽扫帚——做好的扫帚

王秀山

“背篓是我们农村里一种很常见的用来背东西的工具。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些背篓都不是买的,而是自家编的。因为自家编的既耐用又省钱。自家编的不像商店里卖的,用不了几天就烂了。背篓的用途也很广泛,它既可以用来背草又可以用来背土,总之它的使用范围很广。”

编背篓——它是干活的好帮手

王振茂

“冬天到了,雪花飘落,大地披上了洁白的银装。气候开始变冷了,我们的取暖问题也该解决了。 由于条件差,学校烧不起煤,所以每到冬天,在每周的劳动课上,不管刮风下雨,老师都会带我们去附近的山上拾柴这样既增强了我们的劳动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

拾柴——齐心协力

郝玉刚

“我们农村的孩子,最熟悉的要数在春天时的耕种了。在每年的春耕中,在那一望无际的农田中总会留下父母辛勤劳作的背影。”

播种生活——耕种

王振茂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收割代表了农民一年后的成果。年少的我曾饱饫过田地的劳苦。跟着爸爸妈妈在田里收割。”

欢乐时刻——收割

马兴奎

“一年四季,对于农民来说是繁忙的,但是最忙的时节,还要数春种秋收了。所以“打场”是秋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充满着喜悦和劳累的农家活。 ”

打场——正在打场

郝玉刚

“在我的家乡,交通很不方便。人们走的几乎都是羊肠小道,没有一条宽敞的道路。所以在我的家乡汽车是行不通的,从很久以前适用骡子干活就开始盛行。在每一户农民的家中,几乎都少不了骡子,春耕少不了它,秋收更少不了它,在部分家庭中它可顶一个人,它可以犁地、碾谷、打场、运送货物……”

农家的主力军—骡子——我家的骡子

杨玲

“看到我家养了兔子,来串门的村民们总是说:“养大了吃肉啊!”,听到这话,我总是觉得很气愤,难道人与动物除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外,再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了吗?相信动物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感情,它们多希望人类能理解自己,在弱肉强食的同时可以有一些平等的尊重。

曾今听过一个故事,每当牦牛走过自己同伴被屠宰的地方,总会集体低声哀吼,这难道不是一种感情的表达吗?强大的人类应该学会尊重。

不管怎样,我家的兔子不会被杀了吃肉的。”

弱肉强食应有道——可爱小兔

王秀山

其他

“清晨六点钟,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同学们都唤醒了。我们各个都以最快的速度翻身起床。这时的我们都狼狈极了。什么袜子找不到了呀,衣服不见了呀……匆忙之中把裤子穿反了。这些别人都看成笑料的事,我们却丝毫不理睬.

同学们叠好被子,穿好衣服后。就开始洗漱,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洗完脸,就开始刷牙,同学们刷牙的速度也很惊人,只需要短短的一分钟。然后跑步去教室,开始我们紧张有序的生活。

现在的我们再也不需要老师敲门了。同学们都会准时起床。同学们都明白了,自己来上学的目标。还有一些同学,清晨四点钟就起床了,顶着寒风,点着蜡烛独自在教室里学习。

因为面对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知识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也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所以,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争取走出大山。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紧张的十分钟——起床叠被子

王振茂

“在我们村庄里,最醒目的就是那三间简陋的土房--我们的村学。由于我们村庄比较偏僻,距离小学很远,所以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只能在村里民办教师的村学里上学。

通往村学的路是一条狭窄的山间小道,所谓的校门是一扇老式的破木门,门上一副生了锈的门扣,门下是踏磨了一大半的高门槛。”

家乡的村学——破旧的校门

郝玉刚

“走进“校园”只有一面土墙和三间简陋不堪的小土房。里面五六条长桌长凳,就是学生们的桌凳了,其中一条最长最破的是老师的讲桌。一块用水泥刷成的不足四平方米的黑板,墙上贴着几张已经旧的发黄的伟人面像。门后放着一个铁灰匣,两把旧扫帚,半根已断了的跳绳。这就是孩子们所有的卫生工具和体育工具。”

家乡的村学——唯一的教室

郝玉刚

“村学的教室很破烂,但却非常的干净、整洁,每位同学都很爱护这个简陋的教室,因为它是这儿唯一的学校,只有六个学生的学校。就在这里,这位年轻的女老师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这些同学们。”

家乡的村学——渴望知识的眼神

郝玉刚

——完——

关怀西部 -> 人物和故事 -> 学校和学生的故事
    
    千乡万才
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