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十年可成>附录一
附录一

1.一个带着“激光剑”穿行大西北的智者 
                              丛亚平

  有一种人,初一见面并不会给你什么惊讶,很 平常的一张脸和一副很平常的老板身架。但当你 和他交谈起来,注视着他的眼睛,听他从容不迫地 徐徐阐述他的观点的时候,你会迅速地被他思想 的魅力所吸引,被他对事物新颖独特的观察角度 和充满灵感的观点所折服。温世仁———“明日工作室”创办者,便是这样一个令你见面后便会有相见 恨晚之感的“精彩的人”。
  温世仁有着很长的办企业的经历。24岁当研 究生时便做了电脑生产企业的厂长,25岁担任金宝公司总经理,32岁进入英业达集团(年营业额后 来达到1100亿台币),先后任总经理、副董事长。50 岁时,他毅然放弃做公司,成立了“明日工作室”, 将科技手段与著书立说结合起来,以启迪人们的 心智。在解释为什么离开做得正热的公司时,他 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需要有人去做,但是没 有人做,我想去做的就是这些事。”做惯电脑业的 他,最终转向开发众人的心智和思想,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引,他要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推动改变中国的现况。

  用空中书城抹平“知源”不公

  近两年,温先生研究和推行的重点,是他“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构想。一个在台湾长大的老 板对西部开发如此热衷,让我们感到欣喜而又有 些疑惑。在他下榻的宾馆,我和《良友》杂志总编李 以建拜访了他。

  刚坐定,他就和我谈起他正在做的一个新科 技项目“空中书城”,用手机可以读书。他摆弄着手 边大小两款新颖的手机告诉我们:他从西部的经历中很有感触,西部偏远地区有很多人看不到书, 例如西藏、青海,没有人愿意把书运到那边去。“他 们的知识水平怎么能和我们同步呢?这样的竞争 就不公平嘛!”他灵机一动,想到现在全世界有 1·6亿华人在用手机,西部也有不少人有手机(而且以后手机越来越便宜,有手机的人会越来越 多),以后只要从手机到“空中书城”网站上下载, 就可以免费看到各种新书。他们还为不方便的人 开发了一种可以“听”书的手机。

  话题是那样自然地延伸到了西部。温先生告诉我们,西部12个省中他已跑了9个省,加上7月份马上就要去的宁夏、内蒙,他几乎跑遍了大西 北。每到一地他就跟当地领导交谈,然后给大家做 报告,谈的都是他的“西部开发,十年可成”论,告 诉人们西部开发只要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进行,10 年便可大有成效。而且他强调,“这种‘十年可成’ 不是指小有成就,也不是指比过去好,而是指让西 部的生活水平在10年内达到和东部沿海甚至和深圳、香港一样的水平!这才叫‘成’。”

  听起来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而让人惊异的是,当我们离开他时,我们已不认为他的论点是天方夜谭。说服的力量,正在于此。

  用相对迁徙降低开发成本

  在10年内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就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法。

  温先生接着阐述:所谓“成”有三个标准:第一 是生活水平要与发达地区同步;第二是知识水平 要与发达地区同步;第三是收入水平要与发达地区同步。
第一点指的是发达地区吃、穿什么,西部地区也都有。这完全是可以达到的。因为文明是可以复 制的,盖一个大商店,里面麦当劳、肯德鸡以及各 种名牌都有了,这些东西两年内就能建起来,用不 了10年,只要钱投下去就会有,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很多人又问:大城市可以这么搞,那偏远一点 的地方怎么办?
温先生认为要用相对迁徙的办法。他举了一 个例子:澳大利亚比中国西部土地还要大,但是他 只开发六大城市,然后六大城市再辐射开去。所以 并不需要开发那么多城市,可以通过相对迁徙改 善大部分的生活水平。条件太恶劣的地方,没人会 到那里发展,为什么不放弃而往县城周边迁移?中国政府可以把120万人从长江三峡迁到外地去,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所以只要相对迁徙,选几个大 都市,旁边辐射几个地级市,逐渐扩散开去。这样 人口相对集中,开发的成本比较低。如果人员散 落,为几百人的村庄开一条公路,架各种线路,成 本太高,且条件恶劣,开发很不合算。澳大利亚人 的生活水平很高,但他们将很多地方都放弃了,在澳大利亚,袋鼠生活的空间比人大。因为人没有必 要在很恶劣的地方坚守,相对往城市周围集中,开 发成本会大大降低,人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而且还保护了自然。西部很多地区地广人稀,如果在西 部设立20个城市,每个城市再带30个中型城市, 每个中型城市再辐射几十个小城市,这样就变成 一种定点开发,既能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又可将边 远地区让给大自然。而且中国有个很好的条件,就 是内地已经有很好的地级市的规划,把每一个地级市当作一个中心点,地级市再辐射几十上百个 镇、乡,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改善了。

  用网络电脑实现发展跨跃

  第二点,所谓知识水平同步,就是香港人知道什么,甘肃人也知道什么。这一点过去在西部很难办到,但现在通过网络则很容易做到。过去西部学校非常少,老师也非常少,知识的传播非常慢,现 在有了网络就没有这些问题。通过网络、电脑,任 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学到新知识,所以知识的同 步也用不到10年就能办到。

  温先生说,他很不赞成把西部开发比喻成当 年美国的西部开发。当年美国西部开发是骑马拿 枪去的,而人们现在是带着手机、提着电脑、坐着飞机去的,现在西部开发有许多更优势的条件嘛!

  他强调,在相对聚集“定点”完成以后,就要实 现公路网络“双轨”并行,公路铺到哪里,宽频的网 络就延伸到哪里,这两路延伸到哪里,哪里就能繁荣。因为有网络之后,就能知道外面卖什么东西, 在网上订了东西就能送过来,自己有什么产品,也 可以从网络上告诉别人,通过公路运出去。

  谈到这里,温先生举了1998年他看见的发生 在北京的一件事。一个北京近郊的乡下人挑着自己种的蒜头到京城去卖,但卖不出去,因为人们已 大多习惯于买超市里处理好的大蒜。下大雨时他 躲在一个网吧的门口避雨。几个经营网吧的年轻 人让他进去避雨,其中一个知道他的蒜卖不出去 后,问他的蒜跟超市有什么不同?农民说没有多大 不同,就是自己种的,没有用化肥。年轻人灵机一动说,“我帮你找找看有没有人要买。”他就将“有 机蒜头”输入电脑,往互联网上一送,看有没有人 要。结果一下子就找到德国一家大型中国餐厅的 连锁店。店刚好在找这种蒜头,双方就成交了。这个故事启示人们,网络时代的电子商务并不是只 有大公司才可以做,一个不会用电脑的老农夫,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也可以从事国际贸易。只要这个 村(哪怕是穷乡僻壤的落后村)有一个人有一部电 脑接上电话线,这种一人对一人的国际贸易就可 以进行。

  黄羊川的故事

  或许是受到这件事的启发,去年8月,温先生就 开始在甘肃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选择了海拔3500米的 穷村黄羊川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进去7个月,花了50万人民币,选择村里一个500多人的学校把它 网络化,靠这个就把整个村庄带动起来。村里做的手 工艺品通通在学生的帮助下,在网上卖出去了。现在 黄羊村已成为该县的模范村。那里的孩子从想要放 弃生命到成为专业人才,迈进了一大步。

  一般人们总以为电脑、互联网等等是属于城市文明的范围,西部那些荒凉的山村和这些东西 是没有什么关联的。然而温先生就敢于把这两者 的鸿沟弥合。

  他说:“过去我们的做法错误就在于,他要物 质你就给他物质;他要吃,你就给他吃,这是最糟 糕的。在满足基本的需要以后,要把他带上正路。 我们工作室的林博士问村学校让500名学生每月 都吃上肉汤要多少钱?算了算说要2500元。他就每月从自己的薪金中拿出2500元,让孩子们都有肉和汤吃,然后让他们认真学网络。相反地,如果他 拿20万给他们,那么就全给吃了花了,不会改变 他们任何东西。其实吃是廉价的东西,上网也是廉 价的,一条电话线就能上网,现在一条光缆拉过去,全村都可以与几十万人通电话了。过去总有误 区,以为要经过多少阶段才能到达使用网络的层 次,其实网络就是电话,现在到处都有电话线了, 而电脑又越来越便宜,实现网络化并不难。

  温先生说,网络是什么,网络就是一个锄草 机,把知识的鸿沟铲平。在网络面前,知识是平等 的,什么知识你都可以取得。最有钱的人和最穷的 人打I BM .co m ,去的都是同一个网站。
  据悉温先生的“明日工作室”还投资建立了一 个网上免费学校(sc hoolfree .co m),里面教授英语等各种课程,西部学生只要上网就可以下载各种内 容,缺乏教师资源和课本的问题就可以解决,而且能实现互动学习。

  他用心良苦地说,我们做这样一件事,就是想 要告诉中央政府,50万人民币就可以把一个村庄 网络化(而且以后如何系统地搞,成本还要低)。现 在很多地区进行西部开发的方法不对,他们往往说 你把钱拿来,然后几亿元给他,他去盖了一栋大高楼。我问他们盖大楼干什么?他们说因为香港、上海 都盖大楼。我再问,你们倒回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 盖高楼?盖高楼是因为那里地皮紧张嘛!西部地广 人稀,到处是地,你花那么多钱盖那么高的楼,要用电梯、钢筋,成本多高!几亿元花在不必要的地方。 如果用在村庄网络化上,就会改变许多村庄的命 运。他强调说,在这些集中定点的区域进行公路化、 网络化就行了,不必画蛇添足盖各种楼。他很遗憾 地说,现在有不少城市公路两边盖不少建筑,这才 是真正的成本所在,其实这些钱都是不必花的。

  用新眼光开发三种资源
“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要实现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同步,让西部赚的钱与在北京、广州差不 多,这是三个标准中最大的挑战。温先生认为,所 有收入都是来自于资源。他把资源分成三部分:“地表资源”(土地上的资源),西部人均拥有的地 表资源是沿海人的8倍,如果西部能生产内地没 有的东西,如特色农业、特色药材、特色旅游观光, 那么西部每个人能赚的钱应该比东部多;再看“地下资源”,那就更不用说了。西部的矿产资源是全 国最丰富的,应该加速开发,不要等,因为10年以 后有新能源、新科技出来,埋在地下的东西就没有 价值了,可以包给国际公司大量开采。而“人力资 源”目前西部还赶不上沿海,但西安、成都、重庆等 地的人才资源并不比内地差,即使一些偏远市县, 也可以通过加强装备,配备电脑、手机还有网络, 加强培训教育,人才会越来越多。大多数人有一种 成见,认为乡下人没有创意,其实乡下人是很有创 意的,乡下人只是缺少资讯,有了网络、电视、电话 就能解决。其实倒是都市人缺少创意,因为都市人“同质性”过高。所以西部的人经过培训和教育,开创新局面的智慧也是不能低估的。

  在如何看待西部的现状和发展上,温先生又 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观察眼光。他说:西部的人口 大约等于欧盟的人口(3·7亿左右),西部12个省区市占中国土地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5%,而欧 盟的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的40倍,这表明西部是很有发展的空间呀!如果西部10年能赶上沿海的 发展水平,表明西部10年成长了10倍、20倍,这是多大的成长性,投资者会趋之若鹜啊!因为投资者不是去穷的地方投资,也不是到富的地方投资, 投资者是要到有成长性的地方投资。

  走出文明误区

  温先生感慨:“我们有一个文明发展的误区, 去年我到云南调研,去了一个村,供电是断断续 续的,没有自来水,墙壁上涂成一块黑当黑板, 在上面写公告,我问为什么不用纸,他们说纸买 不起,这一下子让我想到50年前的台湾。正在 想的时候,突然听到手机响,我很自然地以为是 自己的手机在响。没想到,旁边一个农民正拿出 手机听。我当时愣了一下,试了一下我的手机, 果然能收到机站的讯号。我马上警觉过来,我们有一个误区,以为文明有一个固定的顺序,我们 常以为你没有水怎么可能有电,没有电怎么可能 有电话,没有电话怎么可能有手机。我后来想 想,他为什么不能有手机?手机很简单嘛,装一个发射台,那个村庄就能有手机。我们无形中给 文明限制了一个顺序,我们总是认为,你10年之内怎么跟得上我?打从内心里有一种优越感。 其实现代社会发展到目前,已经不是过去那样按 部就班了,而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不必先买打字 机,再买286电脑、然后换买386、486,西部人可以一下就买586嘛。我们低估了文明这种跳跃 式的发展。10年的时间是足够长的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事情。
  何必等待50年!
  温先生很不赞成动不动就提开发西部50年 规划,他说:如果目标设在50年,大家都死掉了,都 不用负责了,那不是空谈嘛!而且你定50年,谁来 给你投资?所以,目标一定要设定在10年之内,你 沿海发展也不过就是10年嘛!有人说西部和沿海 的条件毕竟不一样,我承认这一点,但大家也许没 想到另外的一点,开放沿海的时候我们中国没有 钱、没有经验、没有那么多人才,也没有网络和电 脑,现在我们都有了。中国现在在银行里有1万亿 美元,人才又多,经验又丰富,怎么可以说不可能 呢!他说:“没有什么事做起来是一帆风顺的,问题肯定会不少,但你把这项事业拉长到50年,问题反而会更多。现在领导5年一任,换10任领导,50 年的事情谁去负责呢?”

  为什么总要想到“N o”为止?
  他又强调了一句:当然,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 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不应该总想到困难 而急于否定自己。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人勇于开拓的 精神,不要每件事情都想到想不通为止,各种困难 都想到了,全都想到“No”为止,这怎么行呢!爱迪生 是失败了3000多次才发明了灯泡,人家问他为什么 失败了3000多次还不气馁,他说我哪有失败过?我 只是知道了3000多种做不出灯泡的方法。这种心态 和精神才能办成事嘛!所以我们干任何事要从干成 上去着眼,从想通上去着眼,不要什么事情都给自己找到一个“No”,然后就很高兴地回家了。
“我最喜欢听别人提出问题,提出挑战,我是工程师性格啦,你提出挑战,我就会有答案给你。” 说到这儿,他爽朗地大笑。有这样一种心态的人, 他会有那么多的创意和成果是不奇怪的。一个在境遇中藐视失败而不断求索的人,赢取的只能是成功。
  西部福音的传播者
   温先生到西部,当地人问他带来了多少钱?温先生说我没有带钱来,但我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来改变你们的观念。西部大多数人认为和东部的距离越拉越远,没有信心,这就是观念问题,有这种想法就永远跟不上别人。所以关键是观念 的更新。他说:我在西部各省演讲,就是想改变他 们的观念。我去贵州时,当地领导在给我接风的时 候用挺怀疑的口气问到我的“十年可成”设想,而 当他给我送行时,只说了一句话:“西部开发十年 可成是我们贵州的目标!”我到重庆市去讲演,只 呆了一天多,临走时市长对我说:“你一个人来,只 带了个皮箱,一天多却改变了我们的观念。”他们 就想通了嘛!观念不突破,就不可能做成任何事。

  一年多里,温先生不断地行走在西部各地,和各层领导谈,开大会演讲,宣传他的“西部开发十 年可成”的构想,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然后达成共识。他说:“我认为做这项转变观念的工作 十分重要,一旦大家都接受了新观念,就可以变为 一股力量!  看着面前的温先生凝重的眼神,听着他的述 说,感觉温先生既像是一个传播现代科技福音的“传教士”,又像是一个佩着由电脑、手机、光缆合 成的“激光剑”开发和征服西部的现代侠士。更确 切地说,他是用他的智能、仁爱和新观念铸成的利 剑,不倦地拨开人们内心中的疑云和困惑。

  重要的在于行动

  结束采访返回的路上,和李以建谈论着温先 生这样一种性格的人,越发感到他的人生轨迹令 人回味。赚钱赚到正多的时候毅然收手,开始了更 加精彩的求索和创造。一个充满了社会关怀的人, 每天奔波于世界各地,阅读大量的书籍,接触到各 种各样的人,获取大量的信息和触发灵感的机会, 见多识广,感知最新的观念,而他又如此善于从生 活平常的现象中感悟其中的道理、归纳上升到理 论层面,加上能将各种高人的见地经过筛选升华, 形成系统。尤为可贵的是,一旦他有所领悟,便能 去实行。持续不断地付出自己的财力、精力、心力 去认真实践。

  几年前,为了让中国大陆和台、港、澳不错过新科技、第三次浪潮给予的机会,他到处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出光盘、拍电视、作讲演,不遗余力。而现在,为让中国西部能够有效、快速、合理地 得到开发,让西部民众早日摆脱靠动物本能生活 的状态,他不辞劳苦地奔波在大西北,尽心竭力地 开启人们的心智、传播西部开发的福音。而当你想 到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时, 你不能不对他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
  他的观点未必完全都正确,他的努力未必处 处都收效,但这并不影响他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 地付出新的努力去传播新观念。大西北之大,个人也许渺小,但温先生曾在书中提到的一个“传说” 为他的行为做了最好的注释:
“从前村庄里有一个水塘,常有小朋友失足掉 下水丧失宝贵的生命。有一只小鸟看见了,就每天 衔着小石子去填水塘,希望能将水塘填平。有人笑 它,你这样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填平水塘呢?小鸟 回答:‘我不知道,但这是我所能尽的最大的力 量。’后来全村的人都知道了,深受感动,终于同心 协力把这个水塘填平了。”
  当同心协力时,水塘定能填平!
  (转载自《良友》杂志,雅冰小姐专访)

2·黄羊川———网络联接梦想

  乌鞘岭,海拔3500米,是丝绸古道跨越祁连山 西进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从这里开始。再往西北 走几十公里,便是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地段:古浪 峡。这里南北两侧山距最宽处约250米左右,最窄 处仅有20米。由于古浪峡地势险要,是通往河西 之咽喉,所以历来为兵家要地。这里至今还流传着 杨家将12寡妇西征时在此大败,11人战死,佘太 君闻讯赶来哭祭,泪水化作滴泪崖的传说。在网络 时代的今天,在古浪峡深处的大山里,一个叫做黄 羊川的地方,正在发生着不寻常的事情。

  虽然近期纳斯达克的寒冬使互联网产业的前 途看起来相当严峻,但没有人否认将完全改变我 们生活方式的网络时代已经悄悄开始了。这场开 始于20世纪末的变革,被称为继农业文明、工业 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浪潮,人类文明的崭新一页开 始了。将来,人们的工作、娱乐、教育等方式都会有 根本性的变化。
  然而,在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新生活时,在西北干旱的黄土高原上,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 等待着雨水给他们带来的好运气。
  这是西北的一个山村。为了喝上水,人们要到 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甚至,有些人家还在喝 积蓄的雨水和雪水。
  过度的干旱已经连续四年使这里的粮食减 产,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雨水是村庄里人们最主要的话题,他们对雨 水的感情很复杂,年复一年地经历着企盼、希望和 失望之后,他们渐渐对雨水充满了埋怨,漫长而又 毫无结果的等待已经使他们习惯于无奈了。
  习惯了。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力量啊。
  雨水不好,收成就不好,下一年孩子们就会大 量失学。在一些村子里,学生们辍学的事情时有发 生,尤其是女孩子,能够念到初中毕业,家境就算 好的了。这是西北的一个村庄,由于喝不上水,十几年 来,这个地方的村民已经迁走一大半了。这所中学,虽然看上去依然整洁,但空荡荡的校园里,已经没有多少学生来上学了。
  在网络科技时代的今天,谁来关怀他们,改变他们的命运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负起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使命。
  总部设在台北的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 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多媒体软件技术的研究和 应用,是国内一流的高科技软件公司。1999年,英业达一位员工在甘肃义务教书,英业达天津公司 知道那里的教学条件很差之后,就捐赠了十余台 计算机和上千册图书给学校,沉浸在喜悦中的孩 子们把一份份感激的心情寄到了天津,这些饱含着真情的信深深打动了林光信总经理,他决定利 用国庆节亲自去那里考察一下。
  那个地方叫黄羊川职中,后来,最先写信的24位 同学,作为英业达邀请的第一批黄羊川小朋友,来到了天津。
林光信(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总经理):
  去黄羊川主要是有两个起因:
  记得当时是9月29日,隔天就要放假,
  恰好我的助理李炳华把黄羊川的信与
  彭海纳老师的一篇文章给我看,
  看了非常感动。文章里头说,
  到了学校,山就在前面,
  它的贫瘠和干涸,
  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它激起了我的关怀之情。
  第二个起因是
  很多田的坡度都超过了45度,
  每到一个学生家里,
  (话题)都离不开雨水,
  雨水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但在那边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今年雨水不好,
  收成就不好,就会有一大批学生失学。
  连绵、馒头似的群山,像是几万头大象拱在一 起,朴实而雷同。贫瘠和干涸赤裸裸地展现在走近 它的人的面前。卧在山谷中的村庄安静而沉默。黄土的颜色早已和村庄、皮肤融为一体,而沉默和忍 耐的命运在这里也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
  阳光和黄土养育着这里的人们,然而日复一 日的劳作和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希望, 人们在劳作中变得麻木。一代人老去,又一代人成长起来,然而,什么都没有改变。
  正如林光信博士在他的著作《硅魂》中所指出 的,在如今,半导体高新科技已经可以把一个相当 于城市规模的设计放进一粒沙子,新的资源和财富 从人的头脑当中不断产生,而在落后地区,旧有的 财富观念把人们限制在贫瘠的土地上,忍耐着贫穷带给他们的命运,期待着雨水偶尔带来的丰收年。
  2000年10月初,带着《硅魂》所倡导的理念, 林光信来到了黄羊川考察,短短的几天,林博士和 老师、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黄羊川职 中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光信:
  过去黄羊川的意思是“古儿浪瓦”,
  意思就是黄羊出没的地方。
  但现在已经没有黄羊出没了,
  黄羊都不在那个地方了,
  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
  因为贫困,所以贫困带来种种问题。
  我们讲,贫就会愚,愚就会弱,弱就会私,
  所以贫、愚、弱、私这几个问题所
  带来的各种现象在那边呈现出来,
  这是黄羊川的基本问题。
  另外,很多人贫愚弱私,
  比如说很愚昧,
  小孩子(家里)没有钱就不让他上学了;
  很“弱”就是什么事情都听天由命,
  很多事情都习惯了,
  很多不合理的事情都习惯了,
  不好的条件也都忍受下来,

变得听天由命。
  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这地方。
  从整个时代的改变来讲,
  我们现在已经进到21世纪了。
  他们很多思想,
  尤其是对财富的思想,
  仍旧处于19世纪、20世纪初。
  这种财富的思想,是什么思想呢?
  认为土地资源跟劳力才是致富的来源。
  实际上21世纪财富的定义,
  已经不是土地、劳力与自然资源了。
  他们还是以为土地、劳力、自然资源可以让他们致富,
  事实上,这已经是落伍的观念了。
  所以,他们的基本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有多本探讨未来及致富著作问世的英业达集 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给予 贫穷落后地区的帮助,只有教育才是最根本和最 重要的。在这方面,“希望工程”联合海内外的力量 在全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希望小学”,造福了不 少偏远地区的学童。但是中国毕竟太大,散落在各 地的“希望小学”犹如一座座孤岛,和外面的沟通 与交流很少很少。进入21世纪后,网络的巨大力 量将可以对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网络提供了许多教学材料和有用的信 息,让他们的教学资源丰富到难以想像的地步,但 更重要的是,网络让他们和广大的世界不再有距 离,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外面的世界。
  雨水、土地与孩子们
  从古浪峡向东进入到一块狭长的山间平地,这 就是黄羊川了。古时候这里森林密布、灌木丛生、黄 羊成群,北宋年间杨排风挂帅时曾取道这里,大败 西夏兵。而现在映入眼帘的却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和 单调的景色了。
  黄羊川是甘肃省古浪县的一个乡,在这个民风纯朴的小镇上,村里的女孩子家家都有一手漂 亮的刺绣手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也在悄悄地发 生着变化,外面流行的风不时地吹到这里,引起一 阵阵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里的生活平静 而安逸,镇东头的一棵百年老树见证了这一切,然 而最近,连老树也感受到了镇子上正在发生着不 同寻常的事情。镇上的一所中学,半年来不但建立 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图书馆,听说还有了自己的网 站:www .yello ws hee pri ver .co m。这件事发生在大西 北,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因而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通过因特网与国际接轨,使山区孩子们 的梦想,醒来就可以实现。
  在英业达和黄羊川的合作开始之前,这里的孩 子们还从没有见过计算机,每天吃着稀稀的面汤的 伙食,每周要从自己家里带上馍馍干粮,走十几里 山路来学校上课。他们没有课外书,最大的理想就 是考上中专,以便毕业能分配到一份工作,将来做 乡长。每学期开学时班里都会少了几个学生。一切 看起来都是那么无助,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随 时准备着因下年收成不好而可能造成的退学。
  靠天吃饭,是黄羊川人们最常说的话。孩子们 的前途和希望都还寄托在雨水之上。陈淑华是初二 (2)班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之一,但是小学六年级 毕业的时候家里便不打算让她继续念了,最后母女 俩抱头大哭一场,她在舅舅的帮助下才上了中学。
  陈元山(陈淑华父亲):
  最近这十多年就纯粹没长过庄稼,
  (记者:十年都没长庄稼?)
  年年就晒完了,豆子去年就绝了种了,
  (庄子里的人)基本上就一起出去打工了,
  给民勤种瓜呀、摘棉花呀,
  收入不行,
  一天大约也就十来块钱,
  有的时候还让人给骗掉了,
  让人骗下,回都回不了家了。

  朱存莲(陈淑华母亲):
  秋上就不叫(陈淑华)念了,
  (她)打吵着不行,
  她也嚎(哭),我也嚎,
  最后没治着才(让她去念书),
  准备领着到新疆去打工,摘棉花。
  我的哥哥来了说,我把学费给上,
  书找上,书不要领了,
  不要领新书了,旧书找上,
  我把学费给上,
  (她)尕得很,她不去(新疆),
  一定嚎的不去,就不要叫去了。
  娃娃们大了,两个孩子她还大些,
  我们老俩口,
  还想着今年叫她招女婿养活我们了,
  还靠她吃饭,不能太拗着她了。

  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普遍,家里总希望 女孩子大些了就结婚养家,失学的命运也往往先 轮到女孩子身上,这也许暂时看来对家里的困境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又陷入了“贫、愚、弱、私”的循 环中。这里是张家沟村,初三(1)班的王占基就住 在这里。由于家里贫困,他的小妹妹四年级就失学 了,为此他极度伤心。
  王天雄(王占基父亲):
  我们这个地方,
  本质上生活环境就不好,
  所以那时一块半就可以上学,
  现在来说,就一百个一块半钱也不行了,
  这就是我们说实话来着。
  正因为这种情况,在我的家庭,
  就是吃个肚子看起来还凑凑合合,
  就谈不到给学生供书的条件,
  直接说没有,
  就现实来说我就硬撑着往人面前走着了。

  王占基(黄羊川职中初三学生):
  那时父亲不叫妹妹上学,
  我就气上来了,我就坚决不念书了,
  就退学叫妹妹念书。
  那时候退学爹也不干,
  我们这个地方对女娃娃看法很浅薄,
  就叫我继续念书。
   那时我就带着痛苦的心情去念书,
  念书的时候极其消极,
  加上我的母亲不会说话,
  奶奶眼睛看不来。
 (记者:念不了高中,你回来干活呢?
  还是有些什么别的想法呢?
  是出去打工,还是……)
 没有。念不出来的时候,
  我就有死的想法,
  就说妹妹也长大了,
  就叫妹妹结婚吧,我就去死。

 王天雄(王占基父亲):
  在我一生,本身就是苦中的苦人,
  所以我就考虑着叫娃娃不要学我。
  这样子苦下去,
  活人直接说就没出息了,
  干脆就没有活人的意思了,
  就是把我苦死也罢了。
  我就想着给娃娃们供点书,
  意思就在这里了,
   就是把我的穷面貌给改一改,
  是这么个意思。

   王占基:
   夏天从地里干活回来我很乏,
   我就在这个地方望山,
   我就想我有一天,我能出了这个山沟,
   我能干一番事业,
   能为国做一点事,我就甘心了。
 山里的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他们的希望在大山 外面。英业达的林光信相信,只有依靠网络,他们才 能把心灵从山沟里释放出来,才会有希望和梦想。
  黄羊径处有网村
  林光信:
  我们基本上不认为说,
  给他们很多物质是一个惟一的办法。
   事实上,我们的策略,
  我们认为他们的问题,
  就在于他们看不到希望。
  所以我们的策略,
   是要把希望带给他们,
  我们的策略是要来释放他们的心智,
  开启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
 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以所谓的
 “多软件少硬件”、“多关怀少物质”
  这种方式来进行的。
 林博士指出,“多软、少硬”和“心灵的释放”是 英业达与黄羊川合作时很重要的两个原则。正如 他的著作《硅魂》中所指出的:科技、秘方、才能是 21世纪财富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方向,这必须 借由教育来达成。英业达希望通过高科技、网络等“多软”的支持,帮助黄羊川架设直接进入信息时 代的桥梁,从而改变当地人们的观念,释放孩子们 的心灵,开拓他们的心智,打破“贫、愚、弱、私”的 恶性循环,从根本上帮助落后地区的改变。包括邀 请孩子们到北京和天津来旅游等一系列做法,让 他们不仅能通过网络有了梦想,还可以亲身体验 在网络上的感受,把基于网络的梦想逐渐变为可 以达成的理想。
 英业达的援助策略:
  以网络科技,帮助黄羊川与国际先进观念接轨
  英业达捐出了十余台计算机、上千册图书, 帮助学校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图书馆,鼓励学生上因特网,利用图书、因特网之资源架设 信息桥梁,使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融入到现代信社会。
 捐助计算机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并邀请两名 当地老师到天津接受培训,以帮助学校建立校园 网,使老师和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因特网资源获取 有用信息,并用电子邮件和外界沟通交流。同时为 计算机应用到教学、办公、行政管理,将来实现学 校电子化建立基础。
  而黄羊川网站,则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 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黄羊川,也使黄羊川成为世 界村的公民,纳入国际化的体系。
  黄羊川职中的网址:http ://www .yello ws hee p ri ver .co m
  电子邮件:yello ws hee pri ver @si na .co m 或ysri v— er @si na .com
  爱心、辅导和督促
  鼓励公司员工和黄羊川的孩子们一对一地交 流,通过写信、发电子邮件、捐赠书籍等方式,解决 通信对象尤其是特困学生的学习费用等困难,给黄 羊川的孩子们带去成长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刀口上的救急
  在提倡多软件,以观念更新和国际接轨为主 要帮助模式的同时,英业达对学校和学生的实 际困难,提倡钱要用到最亟需的地方,给予贫 困学生适当的助学资助,并以利他精神激励他 们将来回报社会。同时林博士个人每月捐助2500 元钱用于改善学生伙食、增加营养,现在每周 学校提供三顿免费的烩菜,随时能喝上热水, 而以前,有些学生连每周两次的菜汤都吃不 起。补充营养后的学生显得精力更加充沛,校 园的操场上到处是他们生龙活虎的身影和发自 内心的欢笑。
  实质性接触和交流
  英业达还定期邀请黄羊川师生到首都和天津 游览和学习,使这些山里的孩子们有机会能接触 到外面的广阔世界,让他们不仅能通过网络有了 梦想,还可以借由自己的眼睛把梦想变得更广、 更深。这样,他们的眼光、胸襟和梦想都会打开了。
  给予技术培训和支持
 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老师利用现代化资源的 能力,英业达不定期对老师和优秀学生进行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和知识,使他们能共享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
 林光信:
 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
  我觉得最感到欣慰的是,
  跟五百个老师、学生成了忘年之交。
  他们来了很多信,几百封信,
  他们在信中都很纯真,
  毫不保留地把他们的很多问题
  与我们分享。
  这是让我觉得非常高兴的,
  从我们跟他们建立起这种关系之后,
  从他们的信中可以看出,
  他们看到了希望,
  他们个个都想把书念好,
  因为他们也知道
  惟有把书念好,
   才能够让他们离开
  这样一个贫困的境界。
  虽然他们的身体,他们的生活,
  还是在黄羊川,
  但是他们的心智已经跟国际接轨了。
  所以他们已经有这种自发
  要求自己往上的一个驱动力,
  这是我感到欣慰的。

  见证梦想:到大城市看看
  2001年2月6日,在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全 体员工的捐助和邀请下,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职 中去天津、北京参观的24个学生和3个老师准备 出发了。这些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脸上露 出了甜美的笑容,很多家长走了十几里山路来送 孩子,对于这些个偏僻的小山村来说,孩子去看看 天津、北京,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喜悦的 人们自发出来相送,送别的人群一直到汽车走过 了好几个村庄之后还没有离去。这难忘的场面深 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之中,一直到他们登上火车 都难以忘怀。
 来天津之前,这些孩子们有的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生活的艰辛使这些孩子们过早懂事了,在念 书的同时,还要想如何减轻家里的负担,有的甚至 会放弃学业,以把学习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们。 而现在,他们就要用自己的眼睛见证网络带给他 们的梦想了!
 2月8日下午,在经过两天半辛苦的旅程之后,黄羊川的孩子们到了。亲切的英业达大哥哥和 大姐姐们已经在车站等候他们多时了。
 来到英业达天津公司后,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欢迎他们的到来,旅途的疲劳没有影响孩子 们的情绪,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激动,笑声、 掌声充满了这个小小的空间。
 过了一会儿,林总和一些客人也来到了他们 中间,孩子们再次见到林总,显得格外高兴。英业 达集团李东勋总裁的出现,使会场的气氛又一次 热烈起来。
 随后,兴奋而好奇的小客人们参观了英业达 现代化办公的工作环境,了解了无纸化作业、资 源共享、实时通讯以及全球化管理等计算机网络 在现代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看着他们专注、向 往的神情,看着他们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我们相信,希望的种子正一粒粒播种到他们的心田中,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默默生长。
  据黄羊川职中的王老师讲,地处偏僻的黄羊 川教学信息非常有限,学校有了因特网之后,不仅 信息丰富了,连教学手段也多样化了。
  所以,这次孩子们来到天津以后,林博士特地 安排了一天,让公司的员工给孩子们讲课,内容包 括用计算机学英语、网络时代的生活、多媒体软件 的制作等等。目的是使他们具备国际网上公民的 基本条件:会使用网络资源、能在网上用英文和别人交流。
 每天下班以后,公司内部的网吧对孩子们开 放,看来每周两节的计算机课使他们学会了不少 东西,孩子们上网的兴致很高,每天都很晚才恋恋 不舍地离开网吧。王老师一到英业达就迫不及待 地给学校发了封电子邮件,告诉学校,他们已经顺 利到达天津了。
  孩子们这次来,带上了家里最好的馍馍作为 礼物送给大哥哥、大姐姐们,孩子们的这份心意让 英业达的员工非常感动。
 李炳华(英业达集团天津员工):
  开始的时候,
  从她(卢敏)信里就得知她充满了感激,
  好多学生的信我都看过,
  几乎每个学生都特别地感动,特别地感激,
  首先他们的伙食有了改善,
  然后喝上了热水,
  这些都是因为林总个人的资助。
  后来我们员工也资助他们,
  给他们写信,他们感觉到,
  跟现在的时代距离越来越近了,
  他们自己也不觉得自己是山沟里的孩子,
  因为他们也可以上网,
  上网以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大家联系,
  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
  所以他们就特别高兴,
  感觉到自己很幸运。

 祁志忠[黄羊川职中初三(1)班班主任]:
  通过一对一的联系,
  解决了我们班好多同学存在的
  好多问题,
  我想通过以后的联系,
  跟每一个同学这样联系以后,
   能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好多问题,
   并且能把他们的好多困惑也能解决掉。

网络,可以使我们的爱心、督导和关怀更快速而及时地传给山那边的孩子们,虽然相隔很远,但网络拉近了心的距离。
 和许多员工一样,下班以后,王宗蓝把和自己通信的几位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做客。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他们之间却像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孩子们从网上得到的感受,在此时,借由点点滴滴的接触得到了印证,员工们的爱心也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2月11日凌晨,对黄羊川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庄严而难忘的时刻,他们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旗仪式,雄伟而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在清晨孩子们的眼睛中显得格外凝重、高大,“国家”这个抽象的字眼在这些山里来的孩子们心目中变得真实而崇高起来。在辽阔的广场上,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建设祖国、改变家乡的重任正等待着他们来完成,而未来如同清晨明亮的天空正轻声呼唤着他们。
  11日下午,黄羊川的娃娃们如愿来到清华大学,虽然正在放寒假的校园有些冷清,但老师和学生们的兴致却很高。孩子们早就想知道大学是个什么样的,大学生又是怎样活的,此刻他们亲身走在心目中的最高殿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师和学生们拍了很多照片作为留念,也许有些孩子正在心里默默下着决心,将来一定要考到这里来上学。
 自古以来,文明由科技推动,教育的普及又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后,对于地域广阔的中国大陆而言,网络在教育和科技的普及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科技馆使用了影视、光电、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刺激、有趣的展品设计,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许多科学原理。孩子们在宽敞的展馆里兴奋地跑来跑去,激动不已。  眼前的这一切,更加让孩子们意识到,“科技、秘方、才能”是21世纪数码时代财富的来源,而网络是把金钥匙,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未来。
 在天津,孩子们登上了亚洲第二高塔,从这里可以俯瞰天津全景。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在天津的几天活动中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网络开发西部”、“网络帮助山区教育”很有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模式。广播电视局、天塔中心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在天塔上,一位孩子感叹道,虽然黄羊川有很多高山,但没想到,借助科技的力量,人可以建造出许多比山还高的建筑。
  天津自然博物馆里的展品和标本强烈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和昆虫标本使他们大开眼界,远古的恐龙化石则把他们带回了几千万年前的景象。这些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即可看到的标本,此刻真实地呈现在了孩子们的眼前。英业达在安排孩子们的旅程时,优先考虑的是对孩子们的启迪和教育,除了开拓他们的眼界、打开他们的心灵,还尽量多地让他们多关注历史、文化、科技、商业和社会,希望这次旅行能使他们见证从网络和课本所获得的知识,并把更多新鲜的感受和思考传达给他们的同伴。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公立大学。孩子们被天津大学悠久的历史所深深吸引,在中国第一张文凭前面,他们仔细端详了许久。很难想像此刻的孩子们还会甘愿种一辈子的地,明亮、广阔的世界就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的胸襟和梦想都被打开了。南开大学也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从这里走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孩子们参观着校园,不时在笔记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王兆坤(黄羊川职中初二学生):  
  周总理能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就是为了立志振兴中华。
  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
  来日把中华民族建设得更加强盛,
  更加富有。

  山里的孩子从没见过大海,虽然冬天的大海景色并不是最美的,但是在集装箱码头上,孩子们目睹着大型货轮和结了冰的大海,面对着冬日里和煦的阳光,梦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彼岸。大海的另一边,就是世界上科技和财富最密集的地方———硅谷,虽然孩子们的眼睛看不见,但透过网络,他们的心对那里的高科技文明已经有所了解了。 12日上午,黄羊川的孩子们参观了生产方便面的顶新集团,顶新集团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大规模的生产,高效率的工作给老师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商品、生产、现代化的理解也有了 很大的不同。
  网络让他们和广大的世界不再有距离,他们的未来将不再只是黄土和梯田,期盼的也不再仅仅是雨水,短短的几天旅行对他们一生都会产生益处,而他们则会影响家乡的许多人。

  张斌武(黄羊川职中老师):
 在这次参观活动中,
  参观了天津天塔中心、康师傅公司,
  还有天津新港,
  使我们的同学看到了现代化企业的
  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的一些新东西。
 我们真正领略了大企业
  的现代化程度是那样的高;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是那样的广泛和普遍。
  这样就使同学们一方面看到
  现代大型企业的风采,
  同时也激发同学们今后必须要学习。
  没有学习,没有出路。
  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是改变不了自身的命运的,
  也很难适应将来社会的需求。

  和“希望工程”有所不同的是,除了以网络的优势带给山区孩子们梦想以外,英业达的做法还强调了一对一的帮扶,也就是企业直接面对学校,员工直接和学生交流。这次邀请黄羊川的孩子们来,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员工和孩子们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林光信本着启发心智的目的,把自己的最新著作《益思》和全套“着迷900”英语教育软件送给了老师和同学们,希望把“科技、秘方、才能”的观念传播给他们。并希望这种以网络开发西部的模式能被更多的企业参考和借鉴。杜校长则把一面绣有“情系教育、造福山乡”的锦旗回赠给林总和英业达,表达他们的一片感激之情。

  网络连着梦想
甘肃的孩子们来到北京和天津,引起了各个方面广泛的关注和报道。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天津青年报等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报道。
 在甘肃乃至全国还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正在失去教育的机会,而许多乐意回报社会的企业也愿意伸出热情的手,媒体希望英业达和黄羊川的合作模式能给全国更多的企业以启发,用网络资源帮助贫困地区。
  同学们经过这次活动变得开朗、活泼了,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尹淑琴(黄羊川职中初二学生):
  这一次去天津、北京参观,
  让我既得到了许多欢乐,
  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北京科技馆参观时,
  那里面有许多知识,
  它用很形象的游戏,让我们更容易领会。

  王玉榕(黄羊川职中初三学生):
  天津的自然博物馆,
  那里有许多动物、植物,
  它们非常可爱。
  以前常听说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这次来看到那么多可爱的动物,
  可爱的植物,
  才真正感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因为有了它们,
  我们这个世界才会更完整,
  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所以我想这次回去,
  把保护自然这个重要的原则,
  跟同学、跟家乡的父老乡亲好好谈谈,
  让他们更深地了解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祁正忠(祁小瑛父亲):
  从英业达集团公司和学校
  手拉手活动开始到现在,
  特别是从这次(京津)活动回来以后,
  (祁小瑛)变得比较活泼,
  开阔了眼界。从这方面,
  作为一个家长来说,深深地感觉到
  孩子走出去以后,
  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这次活动以后,
  对我们家长,
  对孩子的上学问题,
  信心十足。
  特别是比较困难的一些家长,
  原来对学生升学的一些问题心里忐忑不安,
  我们穷山沟里的孩子感觉到上学比较困难。
  英业达集团公司对黄羊川职业中学进行了赞助。
  一系列的活动,
  鼓足了家长的信心,
  从家长这方面来说,有决心,也有信心,
  供孩子好好读书,
  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增光。

  在当地,英业达和黄羊川职业中学成功合作带给学校的变化,引起了各界热烈的反响。黄羊川职中成为附近几个乡最有吸引力的学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许多家长把考上黄羊川职中定为鼓励孩子们念小学的目标,更多的家庭打消了让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辍学的念头,人们对教育的信心倍增,兴奋和快乐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网络提供了许多教学的资源和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借由网络和外界沟通,打开眼界和心灵,这种影响也许是更为深远的。自从和英业达合作以来,黄羊川职中不仅学习氛围空前浓厚,教学质量也有大幅提高。最近又荣获了全县教育目标责任达成一等奖和全县教育质量一等奖。

杜金山(黄羊川职中校长):
经过紧紧张张的准备,
于11月20号我们的校园网正式开通了。
开通之后,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在微机老师的指教下,
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同学都学着上网,
通过上网之后,使每一个老师和同学
开阔眼界,获取信息。
我们教导处通过上网,可以查看
各种有用的教育教学的资料,
还打印出来,再发给老师们和同学们。
同学们通过网上学习以后,
确实思维更开阔,眼界更开阔。

朱林华(古浪县教育局长):
通过英业达集团公司和我们黄羊川
职中这种网络开发、联络,
我们受到了一点启发,
在昨天开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
已经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点做了安排。
今年我们67个微机室全部联上网,
当然这个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通过网站可以介绍古浪,
把古浪介绍出去,
让外界了解古浪,进而支持古浪;
另外一方面通过网络,
更多地培养教师,开发学生智能,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
  网络,正深刻地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网络对边远地区的教育似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法,网络给了他们做梦的可能,借助着梦想的力量,孩子们会走出大山,去亲手编织更美好的未来。
 据悉,英业达和黄羊川的合作还会进一步深入,双方有信心把黄羊川建成e 时代的电子学校(e_Sc hool ),明年英业达还会邀请更多在使用网络资源上有具体成果的同学来首都和天津做客。

林光信:
利他的精神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策略,
一个原则。
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看,
对开发大西部能不能起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个立竿见影不仅是立竿见影,
我们希望是有长远性的。
我们讲到必要的物质援助是不可避免的,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起一个制度,
让我们这样的一个软件,
就是“爱心、关怀”这样的软件的支持;
能够借助硬件基础设施,
源源不断地传达到他们那边,
能够双向的沟通,能够不断地鼓励,
不断地督导,不断地去激励。
这些我们现在刚开始而已,
后续的很多动作,
很多爱心的关怀,
完全是靠我们员工每一个人来实现。
这也是让我们员工有机会参与,
国家伟大的使命,开发大西部,
问及每一个人,到最后
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
我们要爱人如己。

(Sing hallelujahto the Lord
Sing hallelujahto the Lord
Sing hallelujah
Sing hallelujah
Sing hallelujahto the Lord)

  这是一首饱含着博爱和希望的赞歌,林博士把它留在了大山里,留给了孩子们。
 春天就要来了。坚冰正缓慢地融化着,淌成小溪。
 虽然这里仍然是缺乏雨水的黄土高原,但希望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发芽了。台湾一家媒体引述林博士的话说:“虽然网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网络打开了一扇门,门开了,希望就会进来……”

[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Untitle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