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部教师眼中的千乡万才

作者:下寺小学,陈二毛老师


日期:2008年01月28日

 

  温先生经过对西部的考察,最终决定用网络来促进西部的发展。西部最缺乏的是与世界同步的信息,由此,人们的眼界、观念、意识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愚钝、僵化、麻木比贫穷更可怕。参与千乡万才两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甚至为自己的僵化与麻木感到后怕。

  作为学校、教师,本应闪耀着知识的光环,散发着文明与时代的气息,对学生具有无穷的诱惑。可由于经济、历史和其他原因,现实却并非如此。1997年,我在一所村小学任教,学校共有8位教师,6个班,200多名学生。那一年中国一位伟人去世,几位老师心血来潮,说CCTV直播追悼会,我们应组织学生观看。但是学校里除了6间教室和破烂的课桌凳外一无所有,只要一放学,学校一个人影都不会留下。最后,我们去村民家里借了一台彩电,抬到学校里,把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组织到一间教室里。却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村民家里是有线电视,学校里只能收无线的,8位教师,没有一个人能把信号调出来,因为我们家里都没有彩电。最后一位小学生很熟练地搜索,很快就调出来清晰的画面。

  当时,我真为老师们悲哀。先进的东西,正常情况是学校先掌握,再去影响社会。比尔?盖茨就是因为上中学时学校租用了某大公司的大型计算机,才有机会接触并喜欢上了电脑。我们这样的教育,失去了教育本身具有的很多功能。西部穷,教育文化严重落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我长达11年的教学生涯,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常感叹,我的日子像是复印机印出来的,每天都一点不差地重复着,平淡而乏味。悲哀是短暂的,更多的时间,是麻木。

有了希望,生命之火会燃烧得更旺。只要给西部希望,给西部机会,就能点燃西部的热情之火。

  西部有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贫穷、落后、闭塞、压抑的岁月让他们的热情之火渐渐熄灭。我是幸运的,2006年3月15日,校长交给我一封电子邮件,让我参加千乡万才的网上培训(其实是会员学校的软件导入)。为什么选我呢,因为2003年我花了几乎一年的收入,买了家用电脑,在家里开通了ADSL网带上网。而学校里既没有电脑也不能上网,这个任务非我莫属了。从那一天起,我知道了千乡万才。每天上班回家,吃了晚饭,我都从大约19点开始做千乡万才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学校的网站,一直要忙到凌晨一、二点。这样持续了一个月时间,学校导入成功。从此,每晚我唯一的事就是上网做千乡万才的工作,常常到一两点才睡觉。因为我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我买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书,很多知识都要边学边做,很多夜晚都是从第一次偿试一种软件到完成任务,这样时间特别快,人也不觉得累。特别是当为学生申请资助成功、到天津做心脏病手术的孩子健康归来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这时,网络就从网络里,走入了我的生活里。千乡万才点燃了我心中熄灭了的热情之火,我觉得我做的是很有意义、很伟大的事。2007年,6月24日是星期天,妈妈生病了,我坐着一辆机动三轮车把妈妈送到镇上医院里,就匆匆忙忙去指导学生做西部故事了,也没有亲自送妈妈回家。6月28日凌晨,妈妈去世了,我一上午忙着,却总想着西部故事的证明还没有邮寄。后来找了一个机会上街办事,把证明寄出了才安心。因为有10名孩子付出了半年的辛劳,他们对能获得资助还持怀疑态度呢。下半年做网页大赛的作品,又是一个考验。我不会做,学生又是小学生。我就晚上自己学,白天我孩子们一起做,遇到问题才能指导。最晚一次,到凌晨三点半才睡觉,我知道自己得不了奖,但一定要完成作品,那就是胜利。

  为什么做千乡万才的工作的总感觉不到累呢?因为我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千里之外的天津、台湾有很多人在关心我们西部,我们的学生得到了那么多的资助,我不能不把工作做好。我知道自己做的事,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事业的一部分,这是有意义的工作、有意义的生活。千乡万才点燃了我的热情之火。去年我校获得千乡万才一等奖,今年又获得了“成果奖”,是千乡万才给了我机会,让我第一次走出了四川,到了天津,到了黄羊川。

  所以,我想,只要点燃西部千千万万的人的生命之火,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再艰难的事业都会成功。

  有了网络,仅了解世界还不够,还要有机会去感觉和体验新的事物,需要切实的行动融入外面的世界,与世界同步。

  以前,通过书籍和电视,我对世界的发展也有所了解。即使是外出打工的人,能挣更多的钱,也能见到更广阔和世界,并把这些带回家乡。但我们仅仅是知道而已,仍旧是麻木地安于现状。我倾全部财力买回家用电脑,上网也仅仅是略略地了解外界,看看热闹,做个旁观者,从来不会把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有时还有一丝丝自嘲:别人挣了工资,都用于改善生活条件,我穷酸着这样花钱,是不是太任性了一点呢。

  直到加入了千乡万才,在网络上有了完成实际的任务的机会,才感觉到过得充实起来。在网络中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工作的成效,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感觉。当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网络就不再是虚拟的,而是最先进的工具。为学生申请资助、西部故事、西部人才、网页大赛、CISS,每项活动的参与,让我感到与世界同步了,融入外面的世界了。

  所以,了解世界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有机会体验网络的工具性,对通过网络扩展的新的世界有切身的感受。

  当然,在体验中,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也是很重要的收获,让我不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虽仍是井底之蛙,毕竟知道了外面的天空更大。

  寻求更多的机会。

  有幸在成都和天津两次聆听林总裁的演讲,他都提到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于是在网上下载阅读并打印后送给校长。书中介绍:印度一些地方的人,连电都用不上,只能用手摇发电机发电写程序。缅甸一些很穷的地方,也有招募当地人进行文字录入的成功案例。而我所在的中国西部,条件比那些地方是好多了,为什么又显得距世界如此遥远呢?虽然原因复杂且不是个人所能解决的,但我们至少应该努力缩小差距,不能总是等待机会的降临。

  常常有这样一种想法,申请贫困生资助越多,就能给更多的孩子解决困难。但是,作为学校千乡万才管理员,仅申请更多的资助,就很光荣、很有成就感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建网络城乡,就算家家有电脑和网络,那也仅是第一步。如果没有机会和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的工具性作用,仅是作为旁观者去观看世界,欣赏外界日新月异的巨变而无动于衷。也许,会重复现实中已有的现象:将网络视为“毒品”,把它当作游戏、沉沦、辍学、无聊的代名词。

  以校领乡,利用网络做出实实在在的有益的事情,在当地起到示范、辐射作用,让人们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并养成主动利用网络的习惯,激发人们的生命之火,让他们看到希望,主动寻求希望和机会。我觉得,千乡万才会员学校肩负的使命就是播种希望。
2008年,我们下寺小学计划建一个千乡万才数码中心。去年年会时袁校长和我都有这样的打算,今年,学校扩建全面完成,我们都希望能在今年在千乡万才工作上有所突破。广元市台办和剑阁县台办领导都十分支持我们的想法。

  我们的条件:地理位置比较好,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距广元市40千米,国家级4A风景区剑门关和翠云廊下面。是县城小学,2007年政府投入800万元扩建全面完成。交通方便,绵广高速、国道108线、宝成铁路过境,距广元机场30千米。业务方面是:劳务输出,仅剑阁县职业高中每年毕业2000余人,广元市有上万人;CISS软件销售,我们县有星级酒店、小型企业、私立学校,带上笔记本电脑,给他们现场显示学校CISS的成果,他们不可能再满足于原始的管理水平,不会有拒绝现代文明成果的勇气,扩大到广元市,市场更加广阔;电子商务,我们这里有天然中药材、黑木耳、茶业、农副产品和矿产;旅游资源,剑门关、翠翠云廊、昭化古城、皇泽寺都是有千年历史的三国蜀道景点,距九寨沟也只有半天车程且是必经之道。我们还可以利用数码中心,为学校、社区、乡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服务。例如在外打工的人现在需换发第二代身份证,他们在东部拍了数码照片,我们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完成传送任务;利用视频聊天让留守老人和儿童和千里之外的亲人联系,提前享受到“视频电话”的科技成果;从网上搜集农村专业户所需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总之,我们充分发掘网络的力量,促进当地的发展,让人们感受网络的巨大作用,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结束语:

  为西部人的我,有时间、有热情、不怕苦。我们只需要机会,并努力寻找机会、偿试创造机会。

  贫穷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现在的西部,物质条件的绝对的贫乏,让西部有太多的苍凉,我们要努力改变西部的面貌。未来,西部大开发成功了,但不同地方总是有差距的,那时,我们不在意相对贫穷,但我们始终要做有意义的事,要带给人们更多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之火永远熊熊燃烧,奋斗不息。

附:
作者介绍:

  陈二毛,男,35岁,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校教师,千乡万才管理员。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离职学习二年取得专科学历。现月工资人民币977元。

  生于四川农村,因兄弟姊妹多,父亲做教师收入低,家境贫寒。早年读书非常勤奋,1989初中毕业时全省统一考试成绩669分(总分700),其中物理和化学得满分100分。为早日就业,未上高中,上了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最边远的规模很小的村级小学任教11年,4年前因村小撤并调入下寺(镇)小学。1995年参加成人高考,得630分,因教师身份须由教育局指定学校与专业,进入川北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习。两年学习,最大的收获在于接触了电脑。

  2006年3月,学校加入千乡万才,任千乡万才学校管理员。下寺小学2006年获千乡万才一等奖,2007年获“成果奖”。

返回